台教育主管部门今天以所谓“反统战”的荒唐理由,全面禁止岛内高校与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华文学院交流合作。这是短短一个月之内,民进党当局第三次祭出“独”招阻挠两岸交流。这一方面暴露出民进党当局在两岸交流方面的欺骗与虚伪,另一方面也凸显其对大陆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恐惧。
民进党当局嘴巴上声称“乐见”两岸交流,可实际上却不择手段、设置各种障碍干扰破坏。今年1月23日,陆委会以3名台湾民众在大陆取得身份证为借口,而注销他们的台湾身份。台湾居民有选择来大陆定居落户的自由和权利,民进党当局祭出这样的招数,目的是恐吓限制台湾民众的自主选择。
2月19日,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宣布,将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进行“修法”,重点“管制”台胞在大陆申领居住证。他虽声称台胞在大陆申领居住证不会有注销台湾户籍的问题,但将研议建立申报登记制度,并就申领者任重要机敏公职人员或参政权益,研议采取“必要适当的管制措施”等等。
啥意思?换成白话,邱垂正是赤裸裸威胁台胞,若在大陆的申领居住证,未来想要回台湾进入公家单位尤其“机敏”单位工作或者参加选举,就会面临“限制”或“管制”。
台湾居民居住证是大陆方面应广大台胞的需求来制发的,是一项便利台湾同胞来大陆,在大陆学习生活工作的措施,不涉及台湾居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调整。这一举措受到广大台胞欢迎,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民进党当局却宣称这是大陆“统战”措施的一环,将之视为洪水猛兽。
再来就是20日,台教育主管部门宣布禁止岛内高校与大陆上述3所大学交流合作。
这3个逆主流民意的动作,发生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之内,可见其出手之密集,显示民进党在蓄意以所谓“防堵安全漏洞”“反统战”“反渗透”为借口,阻挠两岸交流。
这波操作与2019年初蔡英文的做法极度相似。当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大陆首次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倡议台湾各政党、各界别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这让蔡英文如临大敌,她立即组织全方位应对,特别是从法规层面顽固抵制,陆续推出所谓“国安五法”的“修法”,以及通过所谓“反渗透法”。
当前,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深化,面对这种“进攻”,试图“关起门来搞‘台独’”的民进党当局惶恐不安。2月14日,赖清德召开所谓安全会议,要求“推动安全法制改革,扩大安全网建置。”意图从岛内法规层面编织更严密网络,限制两岸交流,恐吓两岸交往。
赖清德下令第二天,民进党党团干事长吴思瑶就宣布,民进党党团将于民意机构新会期推动安全“法制”改革,共有三大面向:一是“修法”,让安全法条更完备;二,加严现行法规管辖范围与密度;三,提升“违法”罚则。
可以预想,接下来民进党当局极可能掀起新一波限制、打压两岸交流的新高潮。必须警惕!(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