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美国就目前的俄乌战争进行了第一次会谈。在这次会谈结束后两国看上去好像是达成了共识,准备对乌克兰甚至是对欧洲进行瓜分,但这两方实则各怀鬼胎。整个会议暗流涌动。
首先是俄罗斯,就在两国在利雅得进行会谈的第二天,普京就在接受俄媒采访时明确表示,将向中国等金砖国家通报谈判结果,并强调“尊重各方利益”。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俄罗斯对“联美抗中”猜疑的回应。美国希望搞的是“新明斯克协议”甚至是新“G2”,而俄罗斯想要的是“新雅尔塔体系”。俄罗斯试图通过金砖机制巩固多极化秩序,对冲美国单极霸权。
普京多次强调金砖国家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而此次通报行为正是对这一立场的实践。正如俄总统府官网所述,中俄“背靠背”的全面战略协作要求双方在重大问题上“步调一致”。
可以说普京这一表态明显就是信不过美国。即便美方以“解除部分制裁”“恢复SWIFT接入”为诱饵也一样。
当然,除了美国长期在战略上欺骗俄罗斯,导致的战略信誉丢失之外,俄罗斯自己的寡头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稳居俄最大贸易伙伴。这一数字甚至超越了战前的美俄贸易。俄罗斯寡头从中俄贸易中尝到了甜头,俄罗斯政府就算想和中国和金砖国家全面切割也拿不出足够的利益打动这些寡头。
若因美俄短暂和解损害中俄互信,俄罗斯不仅面临经济断链风险,失去对抗西方制裁的关键支点。更有可能导致国内寡头不满。
当然,俄罗斯信不过美国,美国也信不过俄罗斯。几乎与普京表态同步,美军于2月19日试射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尽管官方声称此次试射“不携带核弹头”,但外媒注意到弹着点异常——6处落点远超该导弹常规的3个分导式弹头配置,他们大多猜测美国是临时增加了一个导弹,但我觉得这不排除美国疑似测试新型多弹头技术的可能性。
美国的矛盾姿态暴露其战略焦虑: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急于通过停火兑现“结束战争”的竞选承诺,并试图以经济合作拉拢俄罗斯;另一方面,其对俄“以压促谈”的惯性思维未变。并通过各种方式警告俄罗斯不要有其他的小心思,而这次测试核武器,只不过是美国施压的手段之一。
比如国务卿鲁比奥虽宣称“美俄伙伴关系可开辟新道路”,却同步向欧洲保证“制裁不会提前解除”,并坚持北约东扩红线。
美国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本质是为后续谈判积累筹码,同时安抚国内鹰派势力。同时他们对诱导俄罗斯和中国发生冲突这件事情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只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罢了。
可以看出美国和俄罗斯虽然达成共识,但是双方核心诉求仍存根本冲突。其中最关键的冲突就是对待中国的态度,以及如何瓜分欧洲。这两件事情牵扯到了美俄两国的核心利益。所以目前来说两国只是在表面上达成了和解,并暂时通过共同的利益联合了起来。但战略互疑根深蒂固。
俄罗斯的“金砖承诺”与美国的“核威慑”共同揭示一个现实:双方和解仅是权宜之计,全球秩序的重构仍将伴随着大国博弈的硝烟。只能说俄罗斯和美国,真的是一对绝妙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