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周兰

2月20日,28岁抗癌博主“小何日记”去世的消息引起关注,大象新闻联系到该博主的母亲,据其介绍,女儿治疗的这几年大概花费了70余万元,“不仅掏空了家底,还借了很多钱。但是我们只想把孩子治好。”

其母亲还透露,女儿自从生病后,变得不爱说话,”前段时间在医院她就一直哭,说想回家,不想在医院,没办法,我们就带她回家了,在家只住了两晚就永远地离开了。”


图为小何拍的照片

大象新闻记者从小何的视频中了解到,她来自贵州农村,从小父母外出打工,自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靠自己寒窗苦读和勤工俭学,考上理想的学校,成为一名医学生。2019年毕业,并于同年年底发现身体不适,2020年确诊腹腔黏液性瘤并做了减瘤手术,后来复发且胸膜腔黏液瘤转移。

小何在社交平台开通账号,记录自己的抗癌日常,也在网络上寻求网友帮助,通过直播赚取费用。她给自己取名为“小何日记(打怪兽版)”,将病魔形容为怪兽,与疾病积极对抗,小何这条抗癌的道路已坚持5年多。


小何抗癌已经5年多时间

2月19日,抗癌博主“小何日记”的弟弟发布讣告称,姐姐于2025年2月19日凌晨2点去世,享年28岁,“承蒙各位亲戚朋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支持与关心,让姐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生命得以延续至今……”


图为抗癌博主“小何日记”的弟弟发布讣告

延伸阅读

抗癌3年,18岁博主去世,所患病症常被家长认为“生长痛”

“晟宝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与癌症长达三年的痛苦抗争。”

2月17日,山西忻州博主@晟宝(休学抗癌中)发布视频,称儿子晟宝于2月16日去世。





图为相关视频截图,晟宝年仅18岁

15岁时,晟宝开始出现腿痛。起初家长以为只是生长痛,但后来半夜经常被痛醒,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到院检查时被确诊为骨肉瘤。

休学抗癌三年,期间医生曾建议截肢,勉强保肢后却再度复发。尽管他努力抗争,但最终不敌病魔。

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被称为“青少年杀手”,最常发生在10-20岁,约60%的骨肉瘤患者年龄在25岁以下。

骨肉瘤发病率不高,仅有百万分之四左右,但其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多表现为膝关节、肩关节疼痛,很容易被家长当成生长痛而忽视,从而耽误治疗。

为何骨肉瘤更偏爱青少年?

医生表示,孩子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较为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接触放射线物质)等因素,就可能导致骨细胞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形成骨肉瘤。

生长痛和骨肉瘤有何不同?一起来了解

1.生长痛比较轻微,骨肉瘤的疼痛比较剧烈

2.生长痛可能两条腿都有,但骨肉瘤很少会两条腿同时痛

3.两者疼痛的程度、持续的时间都有一定区别,生长痛疼痛的位置不固定,而骨肉瘤疼痛的位置固定,多在腿部关节处,且是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夜间更明显。



生长痛和骨肉瘤有何不同

所以,膝关节疼痛,晚上疼得特别厉害,超过两周都不缓解,就很有可能是骨肉瘤在作怪。

骨肉瘤恶性程度较高,一旦发生肿瘤转移,生存率则仅为20-30%,因此早识别早治疗是关键。如果出现以下几个症状,需警惕:

1.在骨的表面可触及一个硬的肿块。骨癌的早期症状患病部位通常表现为梭形肿胀,肿块的边界不清晰、皮肤温度上升、质地比较硬,局部的血管扩张等。

2.骨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痛。骨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通常在早期会出现胀痛和钝痛的症状,疼痛容易反复发作,往往在短时间内疼痛会加重,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和夜间疼痛。

3.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变形。骨癌会对骨骼的骨质造成破坏,使骨质变薄弱,所以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摔跤或活动就出现骨折。

4.发热、体重下降、疲劳和活动能力下降,有时发生于晚期骨癌。出现以上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出现这样的疼痛要当心,尤其是夜间会加重

据复旦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公号刊文介绍,若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

1.持续加重的骨痛(夜间尤甚)

2.不明原因骨折或骨变形;

3.局部肿胀、皮温升高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