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
◆◆ ◆
图文原创:人生边边
欢迎转载,谢绝抄袭
01
午夜惊梦
半夜,我被父亲的喊叫声惊醒。
“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我看见我娘在摇头,轻轻推了父亲一把。
我知道父亲又在说梦话了。
你看他翻个身后,转眼呼噜声再起,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怎么可能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呢。
有些事,对于别人过了就是过了,但是对于当事者,可能一辈子也过不去。
比如父亲。
《父亲的麦粒》中,作者许心龙娓娓道来的,便是老人怎么过也过不去的坎。
02
烈日灼心
那一年交公粮时,照例是人挨人人挤人,一眼望不到头。
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
朴实的村民们早就做好所有准备,谁也不急,一个个耐心等候。
为了能早点交上公粮,很多村民都会选择提前一晚去乡粮站排队。
必须带的东西,除了要上交的公粮,少不了的还有两样:
睡觉用的过夜铺盖,还有当早饭吃的葱花面饼。
当然,如果中午还没能排上队交完公粮,葱花饼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午饭。
娘提前就将铺盖和葱花饼预备妥当,至于公粮更不用操心,父亲早已将麦粒收拾干净,在阳光下晒得嘎嘣脆,装好袋,等着排队送入乡粮站的库房。
等啊等啊,还没有排到自己,人有三急,父亲去了厕所。
这一去就出了事——
父亲交粮时才发现,有人趁他不在时,换了一袋麦子。
换过的麦子,不仅干度不理想,甚至里面还掺有土坷垃。
父亲想解释这不是自己的麦子,而是被人换过的。
毕竟他另外的麦子一袋袋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怎么可能让这一袋例外。
但是遇到这种情况,纵使有一百张嘴,父亲又如何能解释得清楚。
没有任何悬念,以往顺顺当当昂首挺胸的交公粮过程,变得低声下气窝窝囊囊,要多煎熬有多煎熬。
因为这一事件,父亲不仅全程忍受收粮员的异样眼神和不停说道,更是被大喇叭公开广播批评。
可想而知,对于一生要强本分的父亲来说,这是多么惨烈的奇耻大辱。
气不过的父亲回来后就找村长申冤,没想到村长拍拍他的肩头,轻描淡写道:
“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吗?”
03
麦山无声
被人调换了一袋麦子,确实有些不愉快,但村长仍觉得不过小事一桩。
可能村长真的这么想。
也可能,他只是用这样的话搪塞或安慰。
可是父亲,他过不去。
当晚,父亲气得饭也吃不下,蒙头睡了。
也是从那一晚开始,父亲被噩梦缠身,以往的好睡眠一去不复返。
睡梦中,父亲总是时不时发癔症,大声喊叫:
“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第二年夏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就喊上娘到场里收麦子。
阳光下暴晒过的麦子被收拢起来,堆成一座麦山,散发出阵阵带着麦子香味的热气。
父亲伸手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又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仔细划拉了好几下。
那是父亲在认真检查麦子干不干,净不净。
“干透了吧?”
娘知道父亲的心事,柔声问道。
父亲没有回话,像是再次确认,他拈起几粒麦子送入口中。
很快,清晰的嘎嘣嘎嘣脆响,从父亲口中传出。
“装麦!”
直到这时,父亲才如将军般命令。
转眼十多袋麦子整齐地躺在架子车上,如列队出战的士兵,父亲打算还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去乡粮站排队。
这一次,他要昂首挺胸,将去年无端所受的屈辱洗刷个明明白白。
04
恁一根筋
父亲最终没能完成心愿。
原因是从那年起公粮免征。
知道消息的父亲难过得语不成声,他哽咽着对村长说:
“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
“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
村长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拍拍父亲的瘦肩膀,用这样的话安慰他。
“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脆响?”
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
“好了,别伤心了,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力气了。”
“听村长的,买辆三轮车吧。”
娘在一旁插话道,边说边望向村长,说:“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别人吃了亏。”
是啊,父亲之所以一根筋,之所以陷入心结走不出来,或许根源正在于此。
他是那样善良,那样不容许自己让别人吃亏。
更何况,吃亏的对象是国家,这一点即便是冤屈,他也无法忍受。
父亲错了吗?
认为父亲错了的人,尤其是那个调换父亲麦子的聪明人,他们真的能懂父亲,能懂这个世界吗?
人生君说
“有些亏欠会生根,长成刺穿岁月的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