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区遭遇大规模导弹袭击。基辅多个区域响起防空警报声,应对俄战机的出现。随后市中心传出数声巨大爆炸。袭击造成多处建筑受损,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基辅市政府通报,舍甫琴科夫斯基区在此次袭击中损失惨重,多栋商业建筑和办公大楼遭受破坏并引发大规模火灾。消防部门经过数小时紧急扑救,火势得到控制。该区域伤亡情况不断更新,目前确认3人死亡,另有3人因爆炸和火灾不同程度受伤,伤者被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救治。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导致周边建筑玻璃震碎,部分民用设施受损。当地应急部门启动紧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展开搜救行动。基辅市政府紧急疏散周边居民,并加强对受损建筑的安全监测,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基辅市防空系统在袭击发生后投入运行,拦截多枚来袭导弹,但仍有部分导弹突破防空网络,命中目标。
攻击目标和打击时机都经过策划,意在打击乌克兰首都的政治、经济中枢,削弱其战争潜力。袭击发生在深夜,虽然降低人员伤亡,但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将对基辅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
伊斯坎德尔-1000弹道导弹在原有伊斯坎德尔-M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增加固体燃料装药量和优化弹道设计,提升射程性能。最新型号的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采用奥克托今高能炸药,具备强大的破坏力,并能对固定目标实现精确打击。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1000公里,使其跨入中程弹道导弹行列,扩展其战术应用范围。
该型导弹继承伊斯坎德尔系列优良的机动性和快速部署能力,可与现有发射平台兼容,提高作战效能。导弹采用制导系统,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制导性能,具备突防能力。射程的提升也为该型导弹装备核弹头提供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
俄军在2月中旬密集发动导弹和无人机攻击,打击乌克兰军事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过去一周内,俄军对乌方军事目标实施8次规模集群打击,并在多个战略要地取得进展。在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地区,俄军控制7个重要定居点。在库尔斯克地区,俄军收复约801平方公里此前被乌军占领的区域,占该地区争议领土的63%。
乌克兰军队也在积极开展反击行动。乌军运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境内目标发动袭击,造成当地民用设施受损。在过去两个月中,乌军还两次突袭俄罗斯萨拉托夫地区的军事设施,引发火灾。
此次基辅遭袭事件在国际社会引发反响。美国前总统对俄乌冲突采取政治立场,其政府已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政府提出要求乌克兰以稀土资源偿还此前的援助支出,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五角大楼也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
在欧洲方面,英国首相刚与乌克兰签署"百年安全协议",基辅便遭到此次空袭,这一时间点的巧合显现北约东扩战略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利益之间的矛盾。目前,北约内部就援助乌克兰问题出现分歧。德国总理与俄罗斯总统展开对话,寻求政治解决方案。多个北约成员国对进一步卷入冲突持谨慎态度,反映出欧洲各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