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火箭军接到最高统帅部署命令,随即展开大规模战略威慑演习。警报声划破黎明,三枚不同型号的洲际弹道导弹升空。此次演习规模空前,调动战略火箭军、战略海军和远程航空兵部队。

演习中,首枚发射的是部署于科斯特罗马州的“亚尔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随后“轻舟”和“布拉瓦”两型潜射弹道导弹从白海和鄂霍次克海域的战略核潜艇发射。数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携带多枚X-101巡航导弹从恩格斯空军基地起飞,对远东靶场实施精确打击,演习结束。

演习全程,俄军战略威慑力量展现高度协同作战能力。所有发射程序严格按照实战标准执行,从预警、解密、授权到最终发射,流程无缝衔接。

“亚尔斯”RS-24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核心装备。该型导弹研制始于2002年,2010年机动型首次服役,2014年井基型正式列装。导弹整体长度达22.6米,最大射程约120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49吨,内部搭载4-6个独立制导核弹头,每枚弹头当量可达15万-30万吨TNT。

“亚尔斯”导弹采用“惯性导航+GLONASS卫星定位”双重制导系统。其特点在于高度机动化部署能力,可搭载于特制的发射车辆快速转移,提升生存能力与二次打击能力。“亚尔斯”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之一,其快速反应能力和突防性能使其成为俄罗斯核力量的陆基支柱。

“轻舟”与“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代表着俄罗斯海基核力量。两型导弹分别装备于德尔塔IV级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射程在8000-10000公里之间,能携带4-10枚多弹头分导式核弹头。这两型潜射导弹具备水下发射能力,潜艇可在北冰洋深处待命,成为俄罗斯核威慑力量。特别是“布拉瓦”导弹,采用复合材料外壳和液体燃料推进系统,具备超低轨道和变轨飞行能力。

图-95MS战略轰炸机展示空基核力量的精确打击能力。这款轰炸机设计已有数十年历史,通过多次现代化升级,仍保持战力。其特点是超长航程达12000公里,加油后可延伸至15000公里,能够在不进入敌方防空区的情况下,使用搭载的最多16枚核巡航导弹对远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演习中,图-95MS发射的X-101巡航导弹射程可达5500公里,具备超低空飞行和地形匹配能力,雷达截面积极小。

此次演习的目的是回应北约近期的核态势,展示俄罗斯的核力量,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地位。核力量是俄罗斯军事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关乎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此次演习是针对某些国家日益增长的核威胁,特别是北约持续东扩和在俄周边部署战略武器系统。

此次演习精心设计三大核力量的协同行动,是对俄军指挥控制系统的检验,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俄罗斯保持战略威慑能力,有能力捍卫自身核心利益。演习时机选择在北约东欧军事活动频繁之际。

此次演习强化俄罗斯作为核大国的地位,重申其在全球战略稳定中的角色。演习展示的核打击能力迫使北约各国重新评估对俄政策,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此次演习引发国际社会对核军备竞赛重启和地区安全局势恶化的担忧,多国外交部门已发表声明,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俄罗斯强调此次演习符合相关国际条约规定,并提前通知主要核大国,表明其在展示力量的同时,希望避免误判与危机升级。

此次演习与美国对北约实行的“核共享”政策相关。近年来,美国在波兰、立陶宛等俄罗斯周边国家部署导弹系统,包括“宙斯盾”陆基反导系统和可改装核弹头的战术导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的可能性大增,使俄罗斯面临战略压力。

面对这一局面,俄罗斯修改核武器使用的“限制条件”,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俄方此举主要针对的是北约扩张对俄核威慑体系的冲击。此次演习恰逢北约“坚定正午”核演习结束不久,是对美俄之间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回应。

尽管俄罗斯多次强调无意重启冷战式的“军备竞赛”,但在美国和北约的背景下,全球战略稳定正面临挑战,国际社会笼罩在“核扩散”的阴影之中。俄罗斯处境日益艰难:西部面临北约扩张,东部有美日韩军事同盟。

俄罗斯希望通过展示核实力,促使华盛顿重返军控谈判桌,重建互信,避免对抗。考虑到双方在乌克兰问题和北约东扩等议题上的分歧,这一目标实现难度极大。欧亚地区的军事博弈将进入一个复杂阶段,俄美围绕战略稳定的斗争将更趋激烈,欧洲安全架构面临重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