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上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随着分离机停止运转的提示音响起,一袋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小心封存。此刻,云台山隧道管理站机电维护员郭艳飞,以特殊方式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抢修”——他的造血干细胞将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重启生命的希望之门。郭艳飞也因此成为山西省第335例、晋城市第33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人士。
时间回溯至2023年3月,在沁水县的献血车上,郭艳飞郑重签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当时就想着多留10ml血样,说不定就能给他人多一份生的希望。”这位平日里在隧道机电设备间忙碌穿梭的技术能手,未曾料到自己这小小的善举,会在16个月后得到回响。
2024年10月,一通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打破了平静。“初配成功”的消息让郭艳飞既惊喜又忐忑。当妻子担心捐献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时,他平静地拿出手机,翻开抖音对妻子说:“你看,这些患者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我想帮帮他们。”他的真诚与善良,最终让相伴多年的妻子,成为他最坚定的支持者。
为了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郭艳飞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认真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他主动调整作息时间,每天坚持锻炼,控制体重,同时合理增加营养摄入。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原本处于临界值的体检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就像调试设备参数,必须让身体处于最优状态。”郭艳飞笑着解释。
2月13日,在朋友和志愿者的陪伴下,郭艳飞怀着坚定的信念,前往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启了他这场充满使命的旅程。在采集前的日子里,他每天都要接受抽血检查,早晚还要按时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尽管过程有些辛苦,但郭艳飞从未有过一丝抱怨:“能给另一个家庭送去希望,再辛苦都值了。”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郭艳飞的造血干细胞血样被成功提取,并踏上了转运之路,完成这场跨越千里的生命速递。
2月19日中午,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使命的郭艳飞,回到云台山隧道管理站,沁水县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和云台山隧道管理站同事手捧鲜花,夹道欢迎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
郭艳飞2012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阳城养护工区,黄龙隧道管理站工作,2019年起,他坚守在云台山隧道管理站,主要承担低压电力维修以及日常应急处置工作。在工作中,郭艳飞始终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主动冲锋在脏、累、苦、险的工作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与担当。每到冬季,隧道内的电伴热系统常常出现故障,无论是否当班,只要他在站里,总会第一时间深入现场,仔细排查问题,全力协助维修工作的开展。而隧道内的日常应急事件,往往在深夜或凌晨不期而至。面对这些突发状况,郭艳飞从不抱怨,总是毫不犹豫地奔赴现场,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拼劲,帮助司乘人员化解危机、脱离困境,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与推诿,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来源:山西交控晋城高速
编辑:李舒婷
初审:李鹏飞
复审:殷雪霏
终审:杨 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