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房产,今年简直是从年头火到年尾!
根据日本不动产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东京和大阪在全球15大城市新建公寓价格涨幅排行榜上并列位居榜首。
这是继6个月前的调查之后,东京和大阪再次并列排在第一位。
主要原因是因为开发用地的减少和新增供给的减少,以及富裕阶层需求的旺盛,共同推动了价格上涨。
同时,日元贬值使得海外投资者认为日本房产市场具有吸引力,海外资金的流入也在持续。
然而,在投资热潮中,我们更需保持冷静,避免踏入那些看似诱人实则暗藏风险的陷阱。
因此,在投资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分享下,投资日本房产时坚决不能碰的4类房子,以便大家更好地把握日本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带老年租客长期租约的,一律不碰!
带租约的房子,确实能即刻带来租金收益,免去空租期的烦恼,看似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然而,在日本这样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孤独死”问题,却为这类房产投下了阴影。
随着老年租客年岁的增长,一系列潜在问题逐渐浮现:
老年租客在房屋维护与使用上,往往不如年轻租客那般周到,房屋损耗可能加剧。 一旦租客健康出现问题,甚至不幸离世,房东将面临处理善后事宜的繁琐,房产可能因此长时间空置,租金收入的中断风险随之上升。 长期租约锁定,房东在租金调整上空间有限,这无疑压缩了投资的回报率。
尽管中日两国均遵循“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即租赁权优先于买卖权,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内房东的权益相对更有保障,查看房屋、带看等事宜相对简便。
相比之下,日本法律体系更倾向于保护租客,尤其是老年租客的权益。解约程序复杂且难度颇大,这无疑增加了房东的潜在风险。
因此,在日本投资房产时,面对带有老年租客长期租约的房产,即便价格诱人,也应谨慎避开,以免陷入无尽的麻烦与纠纷之中。
2、租赁产权+产权不明,一律不碰!
日本房子最有价值的是其私有产权,因为房子及房子脚下的土地产权是可以世世代代归业主所有。
但实际上,除了私有产权,日本还有两类特殊房:
第一类、租赁产权房
即:你买到的只是地皮上的房子,不包括土地,你只有一定期限内的土地使用权,而且要交土地租金,且没有所有权!
此类房产又细分三种情况需注意:
①旧地借权:租约没有期限,一直到房子不能住了自动到期;到期后可以续租,地主不得无故拒绝;
②普通借地权:从平成 4 年(1992 年)开始施行。第一次签约租约至少 30 年,初次续签后为 20 年,此后每期为 10 年。
③定期借地权:地主把土地出租,一般为 50 年,到期后续不续租再议。无论地主有没有正当理由,只要想收回,租客就得归还。
第二类、产权不明房
因为种种原因,时间太久、多次交易、继承、文件没有妥善保管更新等,产权关系太过复杂,导致归属不明,谁也说不清该归谁!
这两种房子,无论遇上哪种,都会麻烦缠身;而且产权若不明确,就无法对房子进行修缮、拆迁!
在日本,鉴于土地资源稀缺且价值高昂,土地的价值往往超越建筑物本身,成为资产构成中的核心要素。
因此,若没有拥有土地所有权,将极大影响资产的长期价值与稳定性。
3、1983年前旧耐震房子,一律不要碰!
有客人曾问:新旧耐震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新旧耐震房产的相关定义。
旧耐震
在 1981 年 6 月之前,房子需达到在震度 5 强程度的地震中不倒塌。
新耐震
1981 年 6 月之后,要求房屋在震度 6 到 7 强程度的地震中不倒塌,并且在震度 5 强程度的地震中几乎没有损伤。
很明显,新耐震标准建造的房子,抗震性能最好,日本地震多发,这点相当重要。
而且,在申请银行贷款时,新耐震房子更容易获得贷款,且贷款条件可能更优惠。
考虑到施工周期等因素,通常认为 1983 年以后竣工的房子基本都是新耐震。
所以1983年的旧耐震房子,坚决不碰!站在投资角度,更推荐2000年后的优质次新房,涨幅更大、收益率更高。
4、有凶宅记录的房产,一律不碰!
日本除了房产证外,还有住宅档案制度。
它就像我们的人事档案,记录着房子的点点滴滴,从重要事项说明到建筑物诊断,再到白蚁检验,甚至是住宅价格的历史变迁,一应俱全。
这份档案,如同房子的“身份证”,由持牌顾问等专业人士严格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与准确。
如果房子有过凶宅记录,档案里一查就知道,没法隐瞒。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日本,这样的房产在交易市场上都会遭遇冷落,不仅影响出手速度,更可能大幅贬值,让投资者的心血付诸东流。
文中图片来自视频、采访、新闻、影视剧截图以及网络,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金融老编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