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里拍出“人生照片”,网红摊位引得明星打卡,经久不息的地道小吃……在一个30多年的老新村里,旧的回忆、新的场景揉成一团热闹的画面,成为这里的日常。

如果你问滨湖哪里最能感受人间烟火气,一条稻香路我一定要带你从东走到西。


BIN HU

烟火依然,人情更浓


稻香路全长1.5公里,是水秀、稻香、北桥等社区居民日常通行的一条小支路。虽然长度不长,路也不宽,但入驻商家超过了300家。

而在稻香路北桥段,火爆一时的许阿姨鸡蛋饼、温馨奶茶坊等老招牌,新开张的豆叁章、辣蓬蓬泥炉火锅等新店面,让新旧交融的烟火气让顾客在老街区常留。


北桥街区的老店,以热情的服务态度、优良的品质、良好的口碑在这条路上立足,而新一代店主也把创业梦想撒在了这里。马路搭子们的脚步不仅仅停留在老店门口,也出现在北桥新势力店中。北桥不仅仅有传统的坚守,也有新生的朝气。


“烟火气”的爆红是抢抓眼球拥抱首发经济的偶然,“市井力”的长兴则是场景引流育成消费生态的必然。加速稻香路、稻香菜场的“网红流量”转化,迎合年轻人追求“情价比”的消费趋势,北桥社区以“北桥味”为营造重点,推出《北桥街区生活指南》,吸引年轻人来北桥、了解北桥,让他们成为街区“留量”的同时,带来更多年轻时尚的“流量”,让流量和留量相互渗透、持续丰富。抓住年轻力才能给社区焕新带来无限活力。

目前,在北桥新市井文化街区已经有6家有文字、有声音、有颜色的、有内容的特色“故事商店”和“新势力店”入驻。



老街新颜,温情依旧


老街区有烟火自有温情。在北桥社区,常住人口将近3万人,从饮食起居,到出行便利,再到丰富精神生活,北桥社区让社区居民在一餐餐热饭、一次次陪伴里感受关爱和温暖。


北桥社区联动打造“辰光里、梧桐里、童梦里”三大服务阵地,绘就“‘朝夕’相伴,‘桥’见‘食’光”的幸福图景。社区重点打造500平米“辰光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康养团队技术和社会组织专业服务等资源有机结合,为老年朋友们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养老服务”。从儿童视角出发,建成占地面积约270平米的“童梦里·博爱家园”,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提供全面化保护、常态化关爱、贴心化服务。以全新营运模式打造“梧桐里”幸福餐厅,有效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度,形成覆盖全域全龄全天候的助餐服务。

目前,以“辰光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梧桐里”幸福餐厅、“童梦里”博爱家园3个“邻里盒子”为载体,满足助餐、养老、育儿等生活陪伴需求,惠及群众6000余人。


BIN HU

旧巷新生,温暖常在

梧桐时光传来的烟火袅袅,辰光中邂逅的相聚欢畅,全龄友好慰藉着北桥居民的心房。北桥不仅留意着那弥漫于街巷间的烟火气息,更密切关注着街头巷陌的每一处细微变化,以及居民们多样化的需求与喜好。


老街要有颗年轻的“心脏”,打造新的消费场景是关窍。为鼓励市民参与体验新市井文化街区,寻找街区蕴藏的烟火味、市井味和人情味,社区推出了“一起荡马路”街区探索计划、“北桥好市”特色公益市集等活动。

社区还携手滨湖区民政局、区妇联、河埒街道环保办共同倡导“环保”“轻量”的“碳中和婚礼”,鼓励居民担任“婚俗文化传播者”,在人文市井气息浓厚的北桥街区稻香路上,采用“菜市场婚纱照”“北桥有囍”等现场颁证仪式,给婚事新办提供了更具“种草”推广效应的“情价比”参照系,打造“绿色浪漫”城市名片。目前,滨湖区民政局已在“北桥市井里”网红墙前设置婚姻登记处的户外结婚登记颁证点。


烟火寻常处,老街灯火阑珊时。如今,走进北桥,商铺林立,街巷间流淌着浓浓的人情温度;在“一起荡马路”的活动中,老街的市井文化魅力悄然绽放;《北桥街区生活指南》点燃了年轻人探索的热情……在一次次用心中不难发现,这片小小的区域,正以细腻的动作关怀温暖着生活于此的人们。

不怕“巷深”静待“归人”,也许就是这个“常新”社区的初心。

策划:无锡市滨湖区融媒体中心

素材:河埒街道、北桥社区

编辑:荆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