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的硝烟刚刚散去,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石燃烧后的焦味,脚下的土地被炮火炸得坑坑洼洼,四处散落着尚未冷却的弹壳和破碎的军旗。胜利的消息已经传开,可粟裕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哪里不对劲?

整编74师,蒋介石的王牌之师,就这样被一口吞下,照理说,这应该是一场大捷,可当粟裕翻看战报,心里却猛地一沉——俘虏的数量不对!



战前情报显示,74师全编制3万2千人,战斗中被击毙的、重伤不治的等等,其他的人去哪了?

果然,没多久,就有士兵气喘吁吁地报告:“司令,发现了!七千多人,全都藏在山里!”

粟裕一听,猛地站了起来。

七千战俘,潜伏在山里,等的是什么?

几个小时后,粟裕亲自赶到现场。眼前的一幕,让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在孟良崮主峰的一个洼地里,数千名国军士兵整整齐齐地蹲坐在地上,静得出奇,仿佛这不是一群刚刚经历惨败的俘虏,而是一支仍在等待命令的军队。

他们没有喊冤,没有哭诉,甚至没有任何混乱,所有人都低着头,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恐惧或愤怒,像是……还在等什么。

粟裕的心一沉。



等什么?等援军?等撤退的机会?还是……等着最后一声冲锋号?

他知道,74师不是普通部队,这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御林军”,训练严格,纪律森严,忠诚度极高。这样的战俘,绝不能按照一般的方式处理!

粟裕立刻向陈毅汇报。

陈毅一句话,定下战俘的命运!



听完粟裕的报告,陈毅没有犹豫,直接下令:

“一个都不准放!”

在场的人一愣,毕竟,解放军的优待俘虏政策是出了名的,过去战场上,愿意投降的,都会被妥善安置,甚至有不少人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可这一次,陈毅的态度却前所未有的坚定。

“74师和其他部队不一样,他们不是普通士兵,而是蒋介石的死忠部队。你放他们回去,他们就会拿起枪,再次对着我们开火!”



粟裕点了点头,陈毅继续道:“我们不能像对待普通国军俘虏那样处理他们,必须对他们进行彻底改造。”

战俘改造,74师被彻底瓦解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军对这批74师战俘采取了三大措施——

第一,打散编制,彻底分离。



74师俘虏不能成群结队,必须彻底分散,分别编入不同部队,防止他们团结起来,形成新的反抗势力。

第二,思想改造,从根本上改变认知。

进行政治教育,告诉他们真正的敌人是谁,向他们传达解放军的理念。

第三,诉苦大会,让他们自己认清现实。

这些士兵大多是贫苦出身,是被国民党抓壮丁或者被迫参军的。



通过诉苦,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和解放军的战士并没有什么不同,反而他们过去效忠的对象,正是让他们受苦的根源。

“你们不怕我们叛变吗?”

在改造过程中,有人曾小心翼翼地问:“你们不怕我们叛变吗?”

毛主席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你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工农出身,为什么要叛变?

这句话,比任何枪炮都更有力量。



那些曾经誓死效忠蒋介石的士兵,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立场。

最终,许多74师的俘虏被完全改造,真正融入了解放军的队伍之中。

结局已定,胜负已分

这一战,74师从蒋介石最强的王牌,彻底变成了一段历史。



粟裕的疑虑,被战场上的发现证实;陈毅的决定,则让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部队,再无翻身的机会。

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次心理和思想上的胜利。

最终,解放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而国民党的军队,却在一次次失败中,土崩瓦解。

孟良崮的风,已经吹向了整个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