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基础方:四妙散合活络灵丹,再加治痛风的专药

自从前几年治家父的痛风后,这些年陆陆续续地碰到了一些病


没12g,当归12g,丹参15g,白芍30g,木瓜15g,泽泻10g,茯苓30g,汉防已15g,元胡10g,白芷10g,丹皮10g,甘草6g。

(剂量仅供参考,使用前需找老中医诊断后给出药量)

其组方的思路是这样的,就是用四妙散合活络灵丹加入一些治痛风的专药如土茯、银花藤、威灵仙、地龙、僵蚕.用四妙散的原


倾向于复方,因为我觉得复方比较全面,对于出现的病症来说针对性也较强。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土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威灵仙

【性味】辛、咸,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地龙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主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

僵蚕

【性味】咸、辛,平。

【归经】归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薏苡仁

【性味】甘、淡,凉。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黄柏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苍术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牛膝

【性味】苦、酸,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丹参

【性味】苦,微温。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木瓜

【性味】酸,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和胃,去湿舒筋。治吐泻转筋,湿痹,脚气,水肿

泽泻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防己

【性味】苦,寒。

【归经】归膀胱、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元胡

【功能主治】治小肠气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