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张霞 邹守静
“我们一定按约赔偿,以后肯定会好好教育孩子。”近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民法院水南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多元解纷机制优势,联合南浦派出所民警、特邀调解员成功调解一起未成年人殴打他人引发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
2023年12月底,小志与小武(均为化名)两名未成年人在某KTV内与张某发生冲突,并将其殴打致轻微伤住院。事后,因对赔偿事项协商未果,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志、小武及二人的监护人、某KTV共同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查阅案件材料、了解基本情况,同时联系南浦派出所调取相关资料,认真斟酌判断各方责任。考虑到该案纠纷由未成年人侵害他人引发,需要在有效化解各方矛盾、落实赔偿的同时,也给孩子和家长们上一课,避免再次出现暴力事件,承办法官决定对该起纠纷开展多元调解。
确定办案思路后,承办法官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邀请特邀调解员、南浦派出所民警一同到水南法庭参与调解工作。
调解室内,民警充分发挥群众基础好及了解现场情况的优势,帮助各方厘清事件脉络,同时向各方当事人讲明利害关系;特邀调解员凭借丰富经验,从情理角度安抚各方当事人情绪,减轻他们的对抗心态;承办法官则抓住时机,着重从法律条文、社会影响等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详细讲解了未成年人侵权的法律责任,强调家庭教育与监护责任的不可或缺性,同时还向涉案KTV讲解了作为经营场所应当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及管理职责,明确指出其不应让未成年人进入。
最终,通过“民警说理+调解员说‘情’+法官说法”的方式,各方对赔偿事项达成了调解协议。
此外,承办法官了解到,涉案两名未成年人家庭都存在一定的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家庭教育不当的情况,在案件调解结束后,当即向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据介绍,浦城法院将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积极践行多元调解纠纷理念,持续打造“法护家安”家事少年审判品牌,做实做优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水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