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德宝已被租出去了,赖着员工工资不发”。
2月19日,北京星德宝前员工王金发布视频讨薪。视频中,多位员工齐聚星德宝4S店,与相关部门交涉薪资长期拖欠问题。
视频提到星德宝已被出租的消息,源自抖音平台的一位博主实地走访。据其视频透露,北京星德宝在去年10月陷入倒闭风波之后,如今终于迎来新的继任者——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参数丨图片)与方程豹,原宝马4S店的logo被摘下置于一旁。
另据媒体报道,比亚迪的经销商以抄底的价格拿到场地,出让金仅为1000多万元。
尽管这一数字还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星德宝转租的事实已无可争议,这令众多被欠薪的前员工深感不满,他们纷纷在视频评论区发出强烈质疑与诉求。
“GA集团拖欠全国各地分公司员工的工资和补偿金,已经快半年了。现在店面出售了,员工工资和赔偿的问题又该由哪个部门去负责协调处理呢?”
“车主的权益有宝马厂家保障,售后服务可转由其他经销商接手;然而,员工被拖欠的薪资与赔偿,又该由谁来买单?”
这一连串的追问,也折射出传统豪华车经销商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01、迟迟不到的工资和赔偿金
“我们中的大部分员工被拖欠三个月(8月-10月)工资,当时公司提出签署《劳动合同解除协议》时,部分员工拒绝了。后来申请劳动仲裁,公司虽将8月的工资结清,但是9、10月工资以及赔偿金至今杳无音信。”王金说到。
他进一步透露,在调解过程中,鉴于公司的财务困境,员工们曾体谅地同意将欠款分三期偿还:工资于2024年11月30日之前付清;赔偿金于2025年1月10日之前结清50%;余下部分于2月10日前全部付清。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收到,星德宝毫无诚信。”
据悉,王金2019年入职星德宝,从事售后服务顾问岗位,据其透露,2019年-2022年,星德宝的经营情况不错,售后团队有150多人。
事实上,北京星德宝的倒塌早有预兆。
早在2024年6月份,王金表示,销售已经开始不卖车了,因交付问题出现大面积客诉;9月份,有40余位车主申请退定金,尽管店内有现车,但处在无法销售状态。
紧接着,网上传出了一份宝马对新加坡GA集团的解约函。随后,上述消息得到G.A.控股的确认。
10月20日,北京星德宝宣告破产,这一突变令全体员工措手不及,也将公司的危机彻底暴露。仅三天后,王金接到行政经理的通知,要求签署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紧接着,“宝马最大5S店倒闭”的新闻铺天盖地。
进入2025年1月,法院进驻并贴上封条,员工们的讨薪之路正式开启。直至2月15日,星德宝被比亚迪4S店转租的消息传出,更是激起了欠薪员工的强烈愤慨:“一家已被查封、且未偿还员工工资的4S店,为何能被转租?”
据悉,截至目前,北京星德宝欠薪员工维权立案群已聚集近90名成员,尚有10余人处于立案进程中。
02、从辉煌走向倒塌
据悉,北京星德宝是宝马集团全球首家“5S”店,多出的一个“S”意为可持续性。2012年6月开业,总投资超过3.2亿元,远超同类合资品牌4S店的投资规模。
企查查数据显示,北京星德宝的控股股东分别为天津天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厦门中宝汽车有限公司,两者分别持有92%和8%的股份。截至目前,这三家公司均已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之中。
追溯其根源,这些公司同属新加坡GA集团,该集团深耕高端品牌汽车经销领域逾二十年,业务涵盖宝马、法拉利、保时捷等知名品牌。
然而,在宝马的解除协议中,GA集团旗下的9家宝马4S店、2家快修店、1家城市展厅以及5家MINI展厅均被取消了授权。
取消授权的原因也非常明确:包括且不限于严重的合格证相关客户投诉,以及对于宝马及其关联公司的付款逾期。
G.A.控股的财报更是揭示了集团的困境,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高达1800余万港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了超过300%。
有知情人爆料,星德宝的倒闭并非偶然,资金链断裂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而银行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GA集团盈利不佳的情况下,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考虑,加速收回了贷款,甚至采取了诱导性还款策略,承诺GA集团提前还款后,下个月能获得更多贷款,但结果却是银行在收回贷款后,便停止了放贷。”
AC汽车专栏作者车内韩车曾指出,承兑汇票让4S店“免费”从主机厂拿回了车,但同时也拿回了银行的承兑期限和主机厂的提车任务这两颗定时炸弹,到期还不上承兑或完不成提车任务,上千万的投资可能就此爆雷。
一旦4S店经营流水为负数,银行立刻就会收紧授信并抽走贷款,让已经紧张的资金更加雪上加霜。
已经退市的广汇集团便是前车之鉴。在201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还有111.92亿元,2014年就近乎腰斩的锐减到56.41亿元,2015年则直接转为-16.13亿元。
失去银行的“输血”,再大的经销商集团也难逃资金断裂风险。GA集团的现状,无疑为行业再次敲响了警钟。
03、时代的眼泪
北京星德宝倒闭、欠薪、被厂家取消授权、易主新能源品牌,或将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燃油车体系崩盘之际,BBA经销商作为盈利能力最强的一拨,如今也站在倒闭边缘,整个行业遇到的挑战不言而喻。
这一困境的背后,既有主机厂“以产定销”的压库模式,给4S店带来难以缓解的资金压力,以及经销商的经营主导权逐渐旁落;也有新能源车的持续施压,导致燃油车销量从五年前的2000多万辆锐减至如今的1000多万辆。
燃油车供需严重失衡,导致流通渠道供应过剩,经销商面临出清地考验。
步入2025年,新能源车企发起了更为猛烈的价格攻势,通过“送保险”、“0息”等优惠政策吸引消费者,使得燃油车体系逆转颓势的压力不减反增,降价维持基本盘是必然之举。
而新车降价会给经销商盈利、品牌形象以及二手车残值都带来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加速燃油车体系崩塌。
在此背景下,传统豪华车的“品牌溢价”逻辑在新能源时代几近失效,同时渠道端也面临着经销商的“叛变”。
今年以来,包括奥迪、宝马、凯迪拉克、沃尔沃、捷豹路虎等在内的多个豪华品牌,均出现过4S店关停、退网情况,成为闭店“重灾区”。
另一方面,中升、永达等豪华车经销商巨头开始大规模“叛逃”新能源,这也反映了头部企业对国内中高端汽车市场未来格局的担忧。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摘下宝马Logo的不是工人,而是时代。” 在时代的洪流中,过去五年间近1万家4S店的倒塌,让近50万名“4S人”面临着创业或重新择业的问题。
据悉,王金目前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宝马专修店,门店上赫然写着“宝马4S技师专修创业店”。
无疑,星德宝的倒塌绝非孤例,而王金的遭遇也将成为无数4S人在时代变革中寻求转型与突破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