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轰鸣的机器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回想起去年年初企业还在为工人不足而发愁,总经理曲锋增感慨:“项目管家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通辽市科尔沁区人社部门进行专场招聘,帮我们迅速解决了难题。”

近年来,科尔沁区将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选派干部组建管家团队,服务项目建设全周期,既能提升干部能力,又能促进企业顺利运行。

一对一精准组建团队

针对重点项目,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在工业园区、发改、住建等经济服务部门,采取“单位择优推荐+个人自愿参与”的方式,选派160余名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表现优秀的业务骨干与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项目管家。根据重点项目的建设需要,精心搭配人员类别、专业特长,采取1个重点项目、N名管家、1个团队的“1+N+1”模式,为重点建设项目精准组建管家团队。

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包联负责制,明确管家团队政策宣传、要素保障、问题协调、帮办代办等四项重点职责,一对一服务41个重点项目。

全流程“链式”跟踪服务

“项目管家在服务期满后,也持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在这里干着舒心、放心,投资信心也越来越强。”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淞真即将与项目管家对接新项目的征地工作。

建立“驻点服务+定期走访”的服务机制。在项目投资建设阶段,明确每周至少2名项目管家常驻一线,通过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工棚办公,一线梳理问题需求、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推进,第一时间协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征地用地等各类问题。在项目投产后的2年内,继续为每个项目保留1—2名项目管家,通过每月至少2次线下走访,经常性电话、微信线上沟通,及时响应并协助企业解决就业招聘、人才招引等问题。

2023年以来,项目管家团队主动对接企业服务1600余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96次,推进出台服务项目建设若干措施等20项制度。

靶向督导激励担当尽责

每月的第一个周五,是科尔沁区项目管家的固定培训交流日,每次培训交流都会邀请2—3名经济服务部门的主要领导或表现突出的项目管家进行现场培训、分享经验,针对性提升项目管家服务意识和项目服务能力。

“把业务培训放在工作一线,就是为了针对性地提升项目管家的服务意识和项目服务能力。”科尔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晓英介绍。

同时,为有效掌握管家团队及项目管家作用发挥情况,组建专项考察组,开展重点项目一线近距离专项考察,听取项目负责人及管家团队其他人员意见,定期了解项目管家工作表现和服务成效。聘请党风政风监督员,整合审计、税务等部门资源,及时发现项目服务中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综合形成个人服务表现鉴定,作为干部职级晋升、提拔使用或追责问责的重要参考,激励引导管家团队及项目管家担当尽责。(本报通讯员 孙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