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央行公布最新LPR!
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为3.6%,保持不变。
这个结果其实也是在预料之中,毕竟经过这么多次调整,5年期以上LPR从4.85%下降到了3.6%,降幅1.25%,已属于历史低点。
目前,南通最新的房贷利率如下,相比之前,现在买房的贷款压力真的小了很多。
1、住宅首套:利率3.05%(首付15%)
2、住宅二套:利率3.1%(首付15%)
3、公积金首套利率2.85%(首付20%)
4、公积金二套利率3.325%(首付30%)
此外,根据去年6月发布的公积金贷款政策,目前南通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调至120万元/人、240万元/户;二孩、三孩家庭在其可贷额度的基础上另行增加20万元/户、30万元/户。
市场瞬息万变,加上当前行情已有起色,看房人激增,房东议价空间缩小,大部分人已经认清形式,正在抓紧时机上车。
另外,购买新房住宅,也千万别错过购房补贴!
来看一下南通最新购房补贴政策——
主城区
1、补贴对象
(一)普通购房补贴
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在主城区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个人。
(二)人才购房补贴
申请人才购房补贴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技师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
2. 首次在市区(崇川区、通州区、海门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下同)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省属或行统单位养老保险不在市区缴纳的人才,须缴纳工伤或失业保险),缴纳保险的最早时间为2024年4月1日,最晚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连续缴纳3个月以上。
3. 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在主城区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
(三)企业团购住房补贴
申请团购住房补贴的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企业在主城区范围内同一项目上购买3套及以上新建商品住房。
2. 企业承诺购买的住房用于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2、补贴标准
1.普通购房补贴标准为购房款总额(以契税税收完税证明上的计税依据为准,下同)的1.5%,不与通住建房〔2024〕90号文中“以旧换新”补贴叠加享受。
2.人才购房补贴标准为购房款总额的2%。同一套房产产权人多人符合人才购房补贴条件的,最多可领取购房款总额的2%。人才购房补贴可与第1项普通购房补贴叠加享受,不与通住建房〔2024〕90号文中“以旧换新”补贴叠加享受,政策有效期内符合条件的人才只能申请1次补贴。
3.企业团购住房补贴标准为购房款总额的2%。
开发区
2月11日,开发区发布购房补贴新政,个人在开发区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在市级补贴(通房组发〔2024〕1号第二条)基础上,开发区再给予购房款总额1.5%(以契税税收完税证明上的计税依据为准)的补贴,即在开发区购新房最低补贴购房款总额的3%。
企业职工团购买新房,最高可获得购房款总额4.5%的补贴。
为鼓励“通才回通”,对户籍或籍贯在南通大市,但在外工作或生活的个人(含在校大学生),购买开发区新建商品住房,可在市补加区补基础上再给予购房款总额1%的补贴。
具体补贴政策如下:
(一)个人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在通房组发〔2024〕1号第二条购房补贴的基础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给予购房款总额1.5%(以契税税收完税证明上的计税依据为准,下同)的补贴。
(二)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常缴纳社会保险的在职员工,购买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商品住房的,在本补贴政策第(一)项基础上再给予购房款总额1%的补贴。
(三)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常缴纳社会保险的在职员工,且符合南通市人才引进政策的人才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在本补贴政策第(一)、(二)项基础上按获市级补贴的50%再给予配套补贴,本项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人才补贴政策(通开发管办〔2024〕4号)不重复享受
(四)为 推动“助企安居”,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同一法人单位在职员工在政策周期内一次性(同一天)团购3套及以上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商品住房的,在本补贴政策上述款项基础上再给予购房款总额0.5%的补贴。
(五)为鼓励“通才回通”,对户籍或籍贯在南通大市但在南通大市以外工作或生活的个人(含在校大学生),购买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商品住房的,在本补贴政策第(一)项基础上再给予购房款总额1%的补贴。
(六)本活动补贴总规模不超过1000万元,活动自2025年2月11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止,补贴资金额度先申请先得,若资金使用完毕,则活动提前结束。本活动中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不含创新区(创新区执行其相关补贴政策)。
责编:星姐
主编:芷儿
- 本文为原创,部分图片及字体商家已获版权并授权我方使用 -
- 以上内容仅为对相关信息的介绍,不属于要约,不对公共设施、交通规划、项目外立面效果、绿化率等作出承诺,具体以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政府审批及实际交付的状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