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茂颖
在滇西北的崇山峻岭间,碧罗雪山终年云雾缭绕。这里不仅是探险者的禁区,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特殊战场——一条220千伏兰福线伫立在雪山之上,这条电力天路是怒江大峡谷连接主网的重要通道之一。
南方电网云南怒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巡线员周兴宏和字相福负责对220千伏兰福线进行巡检维护。他们所在的怒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共有29名巡线员,负责运维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雪山峡谷间的线路。怒江大峡谷垂直高差达4000米,这里险峻的地貌给输电线路运维带来了极大挑战,巡线员们需要在山上过夜巡检线路。
雪山脚下,周兴宏和字相福仔细清点装备:炊事用具、检测仪器、卫星电话,马背上驮着发电机和足够维持3天的补给,还有云南白药、创可贴、速效救心丸等各种药品。周兴宏是一位有着26年工龄的老电力人,这是他第121次向雪山进发。
“那就是目标,出发!”顺着周兴宏手指的方向,记者见到铁塔沿陡峭山脊蜿蜒而上,这一次巡线要走上三天两夜。
“注意积雪和石路上的冰碴子,小心路滑。”字相福的提醒穿透呼啸山风。海拔3500米以上,山势越来越陡,空气越来越稀薄,大家行走得很艰难。
巡线路上,周兴宏和字相福还要观察铁塔的安全情况。“观察线路四周的林木高度,看看铁塔有没有外部隐患,还要检查塔材和线路的连接金具有没有受损、缺失,瓷瓶是否破损,铁塔是否变形。”周兴宏说,巡线员需要对每一基杆塔的基础、拉线、绝缘子等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兰福线最高塔位119号塔位于海拔4000米。这里风大雾大,多雨多雷击,119号塔是周兴宏和字相福这一次精准巡护的对象,需要登塔进行作业,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这次作业将面临高海拔缺氧、零下低温、线塔覆冰与大风的多重挑战,是一次在极端条件下存在多种风险的架空输电线路巡视作业。”周兴宏说,“不能有任何闪失!”
“我们之前发现这处铁塔曾遭受雷击,检查后判断是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所致,因此我们为其加装了导电性能更好的石墨烯接地装置。”本次登塔的是字相福,他介绍,这次登塔作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逐一排查接地装置,确保杆塔接地电阻合格有效,避免因雷击导致线路跳闸。
字相福小心、谨慎地攀爬着铁塔,并对塔材等构件进行检查。高山登塔作业显得时间格外漫长,周兴宏紧盯着塔上的情况,监护着字相福的作业。直到字相福回到地面,吸氧恢复后,周兴宏才长舒了一口气。
掏出巡线日志,周兴宏记录下这一次巡线的情况,在上面还密密麻麻记录着巡线员们多年来的风雪征程:最长连续作业18小时,最高负重65斤,最险抢修在暴雪中爬行3公里……这些数字背后,是29名巡线员每年徒步4000里山路、检查百万片绝缘子的坚守。
调整倾斜塔基,更换受损金具,修复雷击接地装置……这一次巡线,共消除了47个输电线路隐患。翻过119号塔所在的山脊,怒江峡谷出现在巡线员们的眼前,峡谷深处是星星点点的光亮。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20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