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是国家先导性、战略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根据规划,安徽省计划到2035年,要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一体衔接、互联互通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这就是说,安徽省想要建成这张网,就要建设更多的铁路新线来完善这张网。
目前,关于安徽省的城际铁路规划建设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根据安徽省发改委铁建办答复网友“建议我市积极推进宁滁蚌城际铁路建设”的咨询可知: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已组织完成项目预可研编制。下一步,将加强与江苏省有关方面沟通衔接,协同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除此之外,安徽分别在蚌埠南站、滁州站、明光西站预留了蚌滁宁项目引入条件。
据了解,铁路项目预可研编制是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对铁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预可研编制完成后,通常会形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文本、图表、数据等,全面阐述项目的预研情况和结论,为项目是否进一步开展可行性研究以及项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铁路项目从预可研到正式动工建设的时间具体受项目复杂程度、审批流程、资金落实情况等因素影响,一般在2到5年左右。这就是说,蚌滁宁铁路项目最快也要到2026年才能开工建设。
蚌滁宁铁路即南京经滁州至蚌埠城际铁路,根据早期研究方案可知,蚌滁宁城际铁路建设地点位于江苏、安徽两省,线路平行于京沪高铁,主要途经城市为南京、滁州、蚌埠,线路全长约173公里,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76亿元。根据资料显示,蚌滁宁城际铁路早在2020年便开展了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目前,蚌滁宁城际铁路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
目前,南京与滁州、蚌埠三地之间已经有了两条铁路线: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为何还要建设蚌滁宁城际铁路?是否存在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嫌疑?答案是:存在重复建设,但作用意义不相同,而是基于多方面的战略需求。
首先,蚌滁宁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与京沪高铁、京沪铁路有所不同。京沪高铁和京沪铁路主要服务于长途旅客运输和区域间快速交通,而蚌滁宁城际铁路则侧重于长三角地区内部城市间的短途旅客运输,能够更好地满足区域内频繁的城际出行需求。其次,蚌滁宁城际铁路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的铁路网络布局,提高铁路的覆盖面和通达性。它将形成京沪高铁徐州至南京段的平行复线,分担京沪高铁的运行压力,并提升南京对皖北地区的吸附能力。
此外,从长远来看,蚌滁宁城际铁路建成后,南京将形成京沪高铁双通道,并可直通皖北多个城市,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升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效率和区域协同能力。因此,蚌滁宁城际铁路的建设是必要的,不存在资源浪费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