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欧洲应该展现力量,而不是分裂|芬兰前领导人桑娜·马里宁在经济学人周刊发表文章呼吁,“欧洲若认真考虑在和平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应该果断且立即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所有战争都会结束,但战争如何结束将决定随后的和平形态——以及这场和平能否持久。现在,美国已主动推动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欧洲领导人必须在过程中做出抉择:要么展现力量,确保和平进程符合自身利益;要么放弃对自身安全的责任,承受其带来的危险。
战场局势决定和平谈判的现实
和平谈判的现实将反映战场上的现实。如果俄罗斯认为自己能在军事上取得成功,就几乎没有理由进行真诚的谈判。相反,一个更强大的乌克兰将大幅增加俄罗斯放弃侵略战争的可能性。而即便达成和平协议,如果乌克兰和欧洲其他国家无法建立可信的威慑力量,他们仍将长期面临未来的侵略威胁。结论显而易见:如果欧洲希望在和平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大幅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欧洲必须摆脱“自身软弱”的幻想
首先,欧洲必须摆脱“自身软弱”的危险幻想,并停止表现得软弱可欺。欧洲北约成员国的总GDP高达23万亿美元,是俄罗斯的十倍。然而,由于缺乏果断行动,俄罗斯及其贫困的盟友仍然在摧毁乌克兰方面的支出比整个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总额高出约40%。
但这也意味着,让乌克兰在战场上与俄罗斯势均力敌的成本比想象中要低。在过去六个月里,俄罗斯在叙利亚遭遇羞辱,在库尔斯克地区未能击溃三支乌克兰旅,并在推进大约从伦敦市中心到希思罗机场的这段距离中付出了超过20万人的伤亡代价。这表明,过去一年俄罗斯在战场上的所谓“持续推进”其实微不足道,而且每推进一公里,就需要付出超过4000名俄军士兵的生命代价。
增加对乌克兰的支持成本并不高
根据托尼·布莱尔研究所的新研究,每年额外提供4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仅占欧洲北约成员国GDP的0.2%)可能足以让乌克兰在战场上匹敌俄罗斯。考虑到俄罗斯目前的极端损失和摇摇欲坠的经济,这种支持最终会使俄罗斯陷入无法持续战争的境地,从而导致军事和经济崩溃。这将为俄罗斯提供一个不得不坐上谈判桌的契机,并让谈判条件有利于乌克兰和欧洲。
欧洲不能因政治犹豫而错失良机
在当前经济压力巨大的背景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我们负担不起”军事援助的政治争论。但这是一个错误。欧盟在新冠疫情后筹集了高达8400亿美元的债券用于经济复苏,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也筹集了类似规模的资金来稳定经济。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认为我们无法调动政治意愿来应对它,无异于自我设限。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乌克兰的团结支持,更是欧洲自身利益的需求。为整个欧洲的防御投资,与为乌克兰的防御投资并无矛盾——二者本质上是同一回事。无论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它都是欧洲安全架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欧洲加强自身防御也是保护自身安全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各欧洲国家在增强乌克兰对抗俄罗斯能力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也正是确保自身安全所需的措施,无论是个体国家还是整体区域。在短期内,军事实力取决于当前可用的武器装备,而从长期来看,它依赖于工业和技术能力。因此,现在对欧洲国防工业的雄心勃勃投资,不仅能支持乌克兰,还能在未来保障整个欧洲的安全。
乌克兰本身也可以、并且应该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经过三年的艰苦实战和不断学习,乌克兰已经掌握了一些全球最先进的防御技术,尤其是在无人机、人工智能和电子战领域。此外,乌克兰展现出了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快地扩展传统国防工业能力的惊人能力。直接从乌克兰国防工业采购军事装备供乌军使用——丹麦率先采用的这一做法——是迅速扩大欧洲防御工业能力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增强欧洲防务能力,有助于稳定跨大西洋关系
大幅提高欧洲大陆的防御能力,也是打消美国国内对北约价值质疑的最佳方式。美国纳税人完全有理由质疑,为什么他们要承担比欧洲自身更多的欧洲安全成本。考虑到华盛顿已经释放出的明确信号,如果欧洲不增强自身防御能力,那将是不现实的。欧洲不能再依赖其他国家的保护,而必须学会独立捍卫自身安全。这不仅需要大规模的财政投入,还需要加强公众对安全环境变化的理解,以及增强人们捍卫自身价值观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意愿。
欧洲需要当机立断,确保自身未来安全
如果欧洲现在采取果断行动,它就能确保在这场战争结束后,与乌克兰一起比2022年时更加强大、更安全。而如果欧洲未能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它放弃了对自身安全的责任,甚至失去了对自身未来的主导权。对于欧洲领导人而言,这本应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选择。
Translate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