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前言
2024年末,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的订单总量飙升至前所未有的570亿美元高峰,而步入2025年首月,更迅速斩获来自15国的45亿美元追加订单。
俄乌冲突与西方制裁的阴霾下,俄制武器非但未受挫,反而势头更猛,实现“逆风翻盘”。
俄罗斯的武器到底凭啥还能这么火?他们到底有什么秘诀?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
最近,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在当地时间23日发表了一项重要声明,他宣布英国将于次日,即24日,公布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对俄罗斯实施的最大规模的一揽子制裁措施。
这一声明不仅彰显了英国对乌克兰坚定不移的支持,还具体列出了英国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其中包括每年提供约37.8亿美元的军事支持,并明确表示英国已准备好在必要时派遣军队作为维和部队的一部分,参与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
回顾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历程,英国在制裁俄罗斯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截至2025年1月,英国已经对超过1900名与俄罗斯政府有联系的个人和组织实施了制裁,这些制裁措施涵盖了俄罗斯的金融、航空、军事和能源等多个关键部门。
具体来说,英国采取了冻结银行资产、实施旅行禁令和贸易限制等一系列严厉手段,试图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俄罗斯改变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
那么,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何仍然坚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呢?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制裁是为了惩罚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行为,维护国际秩序和地区稳定。
但实际上,制裁背后隐藏着的“小九九”显而易见,明面上似乎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制裁向俄罗斯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任何挑战国际规则和国家主权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惩罚。
另一方面,制裁也被视为一种经济手段,就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为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值得注意的是,制裁并非万能药,虽然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目标国家产生经济压力和政治影响,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后果。
然而随着制裁措施的持续加码,一些观察家开始质疑这些制裁的有效性。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RIAC)总干事季莫费耶夫就在近期表示,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实际上已经用尽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手段。
他认为,即使继续增加制裁数量,也不太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因为制裁显然已经达到了极限。
季莫费耶夫进一步指出,西方对俄罗斯的所有制裁已经不再能起到遏制俄罗斯发展的关键作用。
相反,俄罗斯经济相当迅速地完成了重建,甚至还在加速增长,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俄制武器突然爆发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可谓是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热潮。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俄罗斯军工集团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米赫耶夫表示,到2024年底,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的订单量将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点,达到570亿美元。
而仅仅在2025年的第一个月,俄罗斯就从15个国家获得了45亿美元的订单。
这个变化,足以让人感受到俄罗斯武器在全球市场上,特别是在现代战争中,正逐渐展现出不容小觑的实力。
过去一年多,俄罗斯武器的出口量猛增,尤其是在阿布扎比2025年防务展上,俄罗斯展台无疑成了最受瞩目的焦点。
展出的武器装备,无一不是经过了现代化高强度战争的严峻考验,俄罗斯不仅依靠以往的军工优势,更重要的是,将大量战场实际经验融入了武器的研发和改进中。
正是这些经验,让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变得更加贴合现代作战的需求,也使得它们在此次展会中获得了广泛关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武器之一就是T-90M坦克,这款坦克被誉为“无人机杀手”,塔上安装的反无人机干扰器,使其在面对敌方的巡飞弹时,能够轻松将价值高达5万美元的飞行器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如此强大的能力,简直让敌方无人机不敢轻易接近,此外,T-90M坦克不仅火力强大,且防护性能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成为战场上的一股强大力量。
另一款让人印象深刻的武器则是俄罗斯的铠甲防空系统,这套系统专门设计来应对各种无人机的攻击。
在战场上,铠甲防空系统的拦截成功率超过80%,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成绩,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铠甲系统的出现无疑为俄罗斯军队提供了强有力的防护。
而提到巡飞弹,俄罗斯的柳叶刀巡飞弹也是展会上备受瞩目的明星。
这个被不少网友戏称为“会飞的二踢脚”的武器,专门打击敌军坦克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坦克顶盖的防护,这让柳叶刀成为了现代战场上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
这种精准打击能力,使得它在实际作战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最令军事专家赞叹的是,俄罗斯还在自己的苏-57隐身战机上加装了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一键反雷达”模式。
当飞行员在空中遭遇导弹锁定时,只需按下一个按钮,战机就能自动释放干扰弹,成功摆脱导弹的追踪。
这项技术的加入,极大提高了苏-57的生存能力,使其在现代高强度空战中更具优势,俄罗斯武器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多年实战经验的积累与技术进步的结果。
虽然有些人认为俄罗斯的武器技术可能不及美国等西方国家那么尖端,但对于不少发展中国家而言,俄罗斯的武器不仅价格实惠,而且没有附带过多的政治条件。
在这些国家眼中,俄制装备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正因如此,俄罗斯的武器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越来越多买家的青睐。
在全球军售市场中,俄罗斯武器的优势逐渐凸显,其合理的价格、较高的耐用性、以及与现代化战争接轨的能力,使得这些武器成为许多国家手中的“香饽饽”。
可以预见,随着俄罗斯继续在全球市场上扩展其影响力,这一波武器出口的热潮还将持续下去。
中国武器加速抢单
此次展会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以色列和乌克兰也带着他们的尖端技术前来参与,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的目光。
大家对乌克兰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泽连斯基每天在媒体上喊着“没有武器了,没有弹药了”的场景。
然而这一面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上被彻底打破,尽管乌克兰正面临着巨大的战斗压力,乌克兰的武器出口却依然顽强地展开。
此次参展的乌克兰代表团中,包括了十多家知名企业,这些公司纷纷带着自己的先进武器系统来推销。
在这些企业中,FlyTech Ukraine ARES尤为引人注目,这家无人机制造商以其技术领先和创新的无人系统而自豪,并宣称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致力于为现代科技行业提供顶尖的无人化解决方案。
FlyTech Ukraine ARES展示了多种融合人工智能系统的无人机、巡飞弹以及无人艇等产品,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技术早已在战场上获得了验证,堪称实战中的“得力助手”。
尤其是这些无人机,它们不仅具备高度精准的打击能力,还能够在敌方的防空系统中突破重围,实施精准打击。
据统计,乌克兰的无人机已经成功摧毁了124辆俄军T-90坦克,这一数据无疑进一步证明了乌克兰在无人作战领域的深厚实力。
不过,乌克兰并不是唯一一个在这次展会上展示武器实力的国家,作为全球军火出口的重要一员,中国近几年在武器出口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中国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无人机和火炮系统方面,已逐渐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比如中国的“彩虹”无人机,它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早已在国际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此外,PCL-181火炮等装备也同样在展会中频频亮相,这些装备在多个国家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极大提升了中国军工的国际声誉。
中国军工的崛起,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市场上的成功布局。
中国军工企业注重性价比和技术共享,愿意将核心技术分享给购买方,并通过本地化生产来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青睐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
例如像国产歼-35E这样的战机和各种无人系统,都是中国军工未来发展的潜力点。
随着市场对俄制装备的需求逐渐减少,中国的军工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无疑会逐渐增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