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2月20日讯(记者 杨健 通讯员 刘菲 张雅琳 摄影报道)吊车巨臂高擎,巨大臂膀在空中忙碌,坚固的钢构件被精准吊装到位;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二次结构、机电安装、消防、幕墙等多工种的施工作业……昨日下午,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春寒料峭,挡不住似火的复工热。
“春节长假前,我们一直干到腊月二十六;刚过完元宵节,项目已经陆续复工,今天工地上有150多人同时上工,算是节后全面建设‘会战’的第一天。”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张燕青告诉记者。循着张燕青的指引,层高达12米、总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的5#厂房呈现在记者眼前。作为单层钢结构厂房,工人们像搭积木一样,一层层快速完成外墙板的安装施工。在正午阳光下闪着熠熠光辉的西立面、南立面外墙板,已然勾勒出产业园落成后,厂企入驻后火热开工的蓝图。
“对于我们来说,今年最浓的‘年味’就是在工地上忙活。”张燕青说,“节后的烟台遭遇寒潮,气温起伏不定,尽管时值正午,但户外气温仍然很低。面对寒冷的作业环境,我们灵活调整工序,确保施工进度快速推进。”
据介绍,目前1#—10#的建筑主体全部封顶,二次结构、机电安装、消防、幕墙等同步穿插施工,进度最快的6#、8#厂房,超前、超额完成总控计划。
从沟壑纵横到厂房林立,仅用8个月的时间。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多次刷新“进度条”:2024年底前,园区10栋建筑相继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春节长假前,6#、8#两栋建筑“跑步”完成进度冲刺,达到入驻企业进场开展工艺设计的施工条件;今年9月,力争产业园10栋建筑将全面建成。由于施工始终跑在进度表之前,项目部荣获烟台市挂图作战总指挥部颁发的“重点项目攻坚擂台赛”流动红旗。
作为近年来莱山区规模体量最大的产业项目,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连续入选2024年和2025年省重大项目,总投资80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00亩,主要建设集研发办公、共享配套、装备制造为一体的绿色智造先行示范园区。项目依托产业链链主企业中集来福士现有海洋重工产业资源,集聚核心技术、新经济产业、上中下游配套资源等要素,推动海洋工业装备制造产业技术革新,打造北方产业链条最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自去年3月份开工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的原则,将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作为正源集团‘一号工程’全力推进,科学组织施工,强化要素保障,确保了项目按计划节点顺利推进。”张燕青告诉记者。建设过程中,产业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零碳”理念贯穿于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积极推广应用光伏发电、低碳材料应用等清洁能源技术,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同时,项目将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实现园区能源管理、环境监测、安防监控等功能的智能化、数字化,打造零碳智造产业园区新标杆。
全面投入运营的产业园将是何种模样?记者了解到,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扩大就业岗位、带动就业和消费,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预计完全达产后,年产船用材料、管路、舾装等产品30万台套,年产值300亿元以上、利税50亿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