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

  创意十足的木版年画、火遍全网的潮汕英歌舞、古韵十足的刺绣佳品……非遗元素正掀起各地消费新浪潮。当前,我国拥有10万余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传统瑰宝如繁星般璀璨。但是,如何让这些传统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吸金吸睛,既是文化命题,也是一道商业考题。

  创新才能实现非遗迭代升级。一方面,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非遗产品作为一种展现传统文化的载体,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加快与时尚、文创、影视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把非遗特色与现代设计融会贯通,开发兼具文化价值和现代审美的产品,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另一方面,要在产品体验和消费模式上加快创新。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更便捷的数字化方式感受非遗魅力。同时,在销售模式上要勇于触网,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推广非遗产品,拓展消费新渠道。

  非遗“上新”,才能赋予非遗产品消费勃勃生机。随着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成为非遗产品消费的关键。因此,要在非遗产品推陈出新上做文章,用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新产品,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此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品牌还要重视服务“上新”,特别是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的非遗产品需求增加,提供定制服务已成为满足消费者对独特性和个性化追求的新路径。

  总体来看,非遗消费趋势呈现出增长迅速、群体年轻化、渠道多样化、注重文化体验等特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李 瞳 来源:经济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