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刚刷到重庆教委的新文件,全市中小学食堂全部收归国营,白纸黑字写着"全年利润波动不得超过3%",光这条就把全国99%的学校秒成渣! 知道这招多绝吗?
全市统一招标供应商,直接砍掉268家中间商 。后厨监控直通家长手机,砧板发霉都能直播报警。每周二校长必须吃学生餐,食谱提前30天公示。
想想去年某地小学的"僵尸肉"事件,再看看重庆这波操作,食材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溯源,连食用油都精确到哪个榨油厂几号生产线。有家长突击检查发现,食堂电子秤精确到0.1克,比实验室仪器还准!
更牛的是盈利控制机制。超3%利润自动触发三级预警。这哪是学校食堂改革?分明是给全国教育系统立规矩!当某些地方还在食堂招标里捞油水,重庆直接把反腐战场摆上学生餐桌。要我说,守护孩子饭碗安全就该这么狠!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媒体报道,今年春季开学前,重庆市教委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市中小学食堂推行“三同三公开”制度,要求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以及公开采购、公开食谱、公开加工过程。
"三同"即师生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这一制度打破了以往师生用餐差异化的做法,确保师生享有同等品质的食材和菜品,价格一致,并鼓励师生共同用餐,既保障了学生的饮食健康,也促进了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三公开"是指公开采购信息、带量食谱和加工过程。通过公示平台,家长和社会可以随时查看食堂的食材来源、供应商资质、食谱安排及营养分析、食品加工流程和卫生状况等信息。这种透明化操作让食堂运营更加规范,也让家长更放心。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我们县,早就不允许第三方参与学校食堂管理了,都是学校自营、统一招投后标配送蔬菜和米面油肉!不得盈利!领导陪餐、缴费,全过程公开、上传视频!
利润波动不超过3%,又不是利润不超过3%,意思大不同吧。
“后厨监控直通家长手机,砧板发霉都能直播报警” 就这一项,给重庆市教委打99分,双手鼓掌!干实事敢作为。
读书吃过最好的食堂就是高中,二十个堂口自由竞争。之前,以后,都没有过。国营就能解决问题的话,哪里还有贪污腐败呢?
各地在学生餐饮上的制度化管理上己经开始发力了,相信会走越变越好。这里的关键是制度建设,堵住一切可能的漏洞。那么国家反腐工作呢?就不能用制度建设来反腐吗?看着抓了不少,但制度上的漏洞堵上了吗?治标不治本!
80年代我在上学的时候,学校就是如此管理食堂的。首先把一个食堂拆分,多成立食堂,然后让食堂开展竞争,以营业额多寡为分配奖金的依据。同时规定食堂的盈利和亏损均不得超过3%。
提醒还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的食堂的开办费的成本实际上是为0的。但是纪委或教委的同志有时候可能没注意这一情况。总是被校长忽悠,还有人工费,还有水电气费,还有维修费……因为,有些学校聘用职工的工资、保险,甚至奖金都是财政出的(财政都是给了临聘人员工资的),水电气也是从学校的开办费统一交的,厨房的设备维修也是从学校的办学开办费里出的。也就是说实际上有一部分学校是没有人工和水电,还有设备维修的成本的,它的成本基本为0。
目的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总体计划值得点赞,但最终要看家长和学生本人的评价。我对重庆教委的做法表示赞赏。
- 重庆教委一纸文件之所以引发热议,关键是孩子们的健康是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
不得不说,这改革的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统一招标供应商,中间商给砍掉了,食材成本降低,质量还更靠谱。后厨监控直接连到家长手机,家长随时能“云监厨”。食材全程溯源,连食用油来自哪个榨油厂几号生产线都清清楚楚。家长突击检查,发现食堂电子秤精确到0.1克,这严谨程度,太让人放心。
从网友的评论来看,多数人表示赞同和认可。当然,听其言观其行,这还要看最终落实的结果如何。
总之,重庆这次雷厉风行的大举措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值得期待!或能成为全国改革食堂的标杆性现象。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