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几年前老家的房子要拆迁,不仅分下来两套房子,还有100万的拆迁款。
我有自知之明,知道那两套房子跟我没关系,但是没想到父母说钱也跟我没关系。
我感觉十分委屈,结果嫂子的一个举动让我惊喜。
01
那年夏天,我第一次见到嫂子。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扎着高高的马尾,笑起来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
我清楚地记得,她递给我一个包装袋,里面放着一条漂亮的裙子,说:“你就是小妹吧?以后我就是你嫂子了。”那时的我还不明白,这个比我大六岁的女孩,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我最信赖的人。
哥哥和嫂子的恋爱很朴实,他们是同班同学,成绩都不算出挑,但胜在两人有共同的梦想。
高中毕业后,他们双双南下广州打工。哥哥在工厂做技工,嫂子在服装店当导购。
每个月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都寄回家里。三年后,他们攒够了结婚的钱,回到县城办了婚礼。
婚礼那天,嫂子挽着我的手,悄悄说:“小妹,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妹妹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姐妹之间的温暖。
婚后,他们用积蓄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店,经营日用百货。虽然规模不大,但胜在夫妻同心,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每次我放假回家,嫂子总会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
记得有一次,我随口说想吃小时候奶奶做的红糖糍粑,第二天一大早,嫂子就跑去找了会做老式糍粑的邻居奶奶讨教。
折腾了一上午,虽然成品和记忆中的味道有些差距,但那份用心让我暖在心头。
有次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失恋。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躲在出租屋里哭得昏天黑地。
电话打给嫂子,她二话不说,顶着寒风开车来市里找我。她抱着我,轻轻拍着我的背,说:“哭吧,哭完就好了。”
等我情绪平静下来,她给我讲起她和哥哥年轻时的故事,告诉我爱情需要经营,但更要懂得珍惜自己。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我正在加班,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她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闺女,我们家要拆迁了!”
这个消息让我愣了好久,那座承载着我们全家记忆的老房子,终于要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谢幕了。
我们的老房子位于县城最早的老街区,是爷爷年轻时盖的。两层楼,每到夏天,我和哥哥总喜欢在院子里乘凉,数着天上的星星。
枣树上结的枣子酸甜可口,每年都会引来一群麻雀光顾。妈妈总说,这些调皮的小家伙是我们的“老房客”。
电话那头,妈妈详细地说起了拆迁补偿方案。因为我们家的地段好,房子面积又大,不仅能得到两套安置房,还有一百万的现金补偿。
听到这个数字,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作为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我深知买房的压力有多大。这笔拆迁款,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哥哥发来一段视频。镜头里,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正在丈量房子,爸爸站在一旁,手里拿着老房子的产权证,表情严肃。
看着那些熟悉的场景,我突然有些鼻酸。这座老房子里,不仅有我们兄妹俩的欢声笑语,更承载着父母几十年的心血。
很快具体的补偿方案出来了。两套安置房一套一百二十平,一套九十平,都在县城新开发的高档小区里。位置好,学区房,未来升值空间很大。这让全家人都很满意。
爸妈和哥哥嫂子开始讨论分配方案,我虽然远在市里,却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期待。
02
腊月二十八,我拖着行李箱回到家乡。一进门,就闻到了妈妈包饺子的香味,嫂子正在厨房里忙着切菜。
看到我回来,她们脸上都绽开了笑容。我却觉得这温馨的气氛下,暗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
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难得喝了两杯,脸上泛着红光。看着气氛正好,我试探着开口:“爸、妈,拆迁的事情都定下来了吧?
”父亲放下筷子,看了我一眼,点点头:“嗯,都定好了。小房子留着我和你妈养老,大的给你哥嫂。”
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问:“那……那一百万的补偿款呢?”话一出口,我就感觉餐桌上的气氛突然凝固了。
母亲擦了擦嘴,轻声说:“小玲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今年都二十六了,怎么还不考虑个终身大事?”
我没想到母亲会突然提起这个话题,一时语塞。父亲接过话头:“是啊,你看看你哥,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他都当爸爸了。要是你也结婚了,这拆迁款,我们自然会给你分一份。”
“所以,如果我不结婚,就一分钱都没有吗?”我的声音有些发颤。父亲放下酒杯,神色严肃:“你总不能一辈子不结婚吧?结了婚,这钱也好给你当个嫁妆。”
我感觉一阵天旋地转,手中的筷子“啪”地掉在了桌子上。结婚,在父母眼里竟然成了分得拆迁款的前提条件。
我站起身来,强忍着泪水:“我现在工作稳定,生活也过得很好,为什么一定要用结婚来衡量我的人生?这钱,我不要了!”
说完,我转身跑回自己的房间,“砰”地关上门。透过门缝,我听见嫂子在劝父母:“爸、妈,小玲现在压力也挺大的,别太逼她了。”而母亲则叹着气说:“我们不就是为了她好吗?”
大年初五,我提前返回了工作的城市。空荡荡的出租屋,更加剧了内心的孤独感。打开手机,朋友圈里都是亲朋好友团圆的喜悦,而我却感觉前所未有的茫然。
回想起这些年的打拼,我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从一个普通文员做起,虽然工资不算很高,但至少能够独立生活。
可现在,一切仿佛都被父母的态度否定了。在他们眼里,女儿的成就,竟然抵不过一纸婚书。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父亲说那句“你总不能一辈子不结婚吧”的场景。
工作也不似从前那般顺心,项目会议上,我总是心不在焉。好几次都差点出错,还被总监提醒。
午休时间,同事们又开始讨论谁谁谁结婚了,买了多大的房子。我默默地躲进茶水间,泡着今天的第三杯咖啡。
手机响了好几次,都是嫂子打来的。我没有接,只回了条信息说在开会。
其实我知道,她一定是想劝我跟父母和解。但现在的我,连面对这个话题的勇气都没有。
晚上回到出租屋,邻居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隔壁住着一对年轻夫妻,天天腻在一起,让我更加确信自己暂时不想步入婚姻的决定。我宁愿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享受独处的时光,也不想被所谓的“婚姻”束缚。
在父母看来,给女儿留一笔嫁妆,让她早日成家,才是尽到了父母的责任。可他们却不知道,在这个时代,女儿们早已学会了独立自主,不再需要用婚姻来定义人生的价值。
夜深了,城市的喧嚣渐渐平息。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心里满是对未来的迷茫。
也许父母说得对,终有一天我也会走进婚姻的殿堂。但那一天的到来,应该建立在两个人相爱相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一笔拆迁款。
03
周六的清晨,我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吵醒。迷迷糊糊地打开门,看见嫂子提着两个大包站在门外,我惊得说不出话来。
她径直走进屋里,熟练地打开冰箱,皱着眉头说:“就知道你又没好好吃饭,冰箱都空了。”
看着嫂子忙碌的身影,我突然有些心虚。这半个月,我确实过得糟糕透了,不是叫外卖就是随便对付,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
嫂子从包里拿出一堆食材,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不一会儿,香味就飘满了整个房间。
“小玲,尝尝这个排骨汤,我放了你最爱的山药。”嫂子端着冒着热气的砂锅,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看着这熟悉的场景,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吃过早餐,我以为嫂子要开始劝我结婚的话题,却听她说:“你知道吗?其实那天你走后,爸妈难过了好久。”
我低着头不说话,嫂子继续说道:“他们不是不在乎你的感受,只是太担心你的未来了。”
我忍不住打断她:“可是他们用结婚来要挟我,这不公平。”嫂子轻轻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推到我面前:“那一百万,早就分配好了。二十万给爸妈养老,十万给我们,剩下的七十万都是你的。”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嫂子接着说:“那天爸妈说的话,确实有些气话的成分。他们就是觉得你一个人在外打拼太辛苦,希望你能找个人分担。其实那套父母住的房子,他们也打算留给你。”
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偏执。原来父母从来都没有亏待我,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心。嫂子拍拍我的肩膀:“傻丫头,在爸妈心里,你永远是他们的小棉袄。他们不会偏心的。”
电话那头,母亲哽咽着说:“傻孩子,你要什么样的生活,做父母的都支持你。”父亲虽然话不多,但那句“以后别跟我们赌气了”,让我心里暖暖的。
我看着嫂子,感激地说:“房子还是留给爸妈吧,我在市里习惯了。”谁知嫂子立刻摇头:“不行,那是爸妈的心意。再说了,就算你不回来住,也得有个自己的家。这样你回来的时候,就有落脚的地方。”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嫂子的侧脸笼罩在淡淡的金光里。我突然想起这些年来,每当我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我。
不管是失恋的深夜,还是工作不顺的时候,她永远像一个温暖的港湾,默默地守护着我。
“对了,”嫂子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上次看你喜欢的那条项链,我特意给你买了。”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条银制的蝴蝶项链,正是我们逛街时我驻足许久的那一条。
“嫂子,你真的太好了。”我忍不住抱住她。”嫂子笑着拍拍我的背:“说什么呢,我不是一直把你当亲妹妹吗?”
傍晚,我们一起去超市采购。路过婚纱店时,嫂子突然说:“其实爸妈不是非要你现在结婚,他们只是希望你能遇到对的人。你要相信,真爱总会来的。”我点点头,心里的阴霾早已烟消云散。
回家的路上,夕阳染红了半边天。我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深深感受到家人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羁绊。
或许婚姻确实是人生的重要选择,但最重要的是,我拥有一个如此温暖的家。有理解我的父母,有疼爱我的哥哥,还有这个待我如亲生妹妹的嫂子。
当嫂子返程时,她拉着我的手说:“记住,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们永远支持你。”
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站台尽头,我的眼眶又湿润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拥有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更幸福的事呢?
如果喜欢本文章,或者有什么观点可以发表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同时可以点点关注,账号会持续更新精彩故事,你的评价和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