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解丽)日前,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会召开,对今年的水务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全市生产生活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系数超过1.3;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左右,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

据北京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斌介绍,今年要抓实“三件大事”,包括重大水工程规划建设、高品质滨水空间建设、城乡供排水均等化服务。

作为三大实事之一,将推动永定河水库、二道河水库、西峰山水库、东二环线工程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尽早具备开工条件,争取超长期国债支持。完成永定河堤防加固主体工程、北运河副中心段堤防加固工程,加快温潮减河、潮白河、钻子岭水库等工程建设。推进西部深隧前期研究工作。同时,加快补齐防洪排涝工作短板。“我们要推进防洪规划修编,持续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推动补充建设测雨雷达,力争实现‘云中雨’组网监测全覆盖。”刘斌说。

今年,市水务部门将重点抓实高品质滨水空间建设。出台滨水空间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制定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标准。着力打造“两园一河”、北运河、雁栖湖、金海湖、环二环滨水步道等一批蓝绿交织、充满活力的水岸公共空间。加快实施“点靓凉水河”(二期)、京密引水渠、昆玉河绿化彩化、北展后湖优化提升等幸福河湖提升工程,打造市民观城观景的美丽廊道。共同推动全龄友好滨水慢行系统建设。推进河湖空间应开尽开,实现温榆河公园二期、宋庄蓄滞洪区二期等工程对外开放。与园林等部门联合打造“水岸花园”文化名片。

此外,加快实施《北京市水网建设规划》。编制“二绿”地区生态空间水源配置及水系连通方案,持续开展黑河沟等区级母亲河复苏行动。珍惜用好密云水库等大中型水库蓄水,优化调度实施生态补水,努力延长有水河长和通水时长,有效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刘斌介绍,去年本市供水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建成门城、昌平、延庆(二期)地表水厂,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200余公里供水管线改造,管网漏损率降到8.5%以内。建成垡头等8座污水处理厂,新改建污水收集管线220公里、再生水管线100公里,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5%。

“今年,要将重点转至抓实城乡供排水均等化服务方面。”刘斌强调,今年将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区域统管”,提高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实现温泉水厂具备通水条件,丁家洼、丰台河西第二水厂开工,加快大兴国际机场、怀柔、顺义等地表水厂前期工作。新建改造100公里供水管网、完成5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换装40万支智能远传水表。开工建设减河北、台湖第二和酒仙桥(二期)等再生水厂,新建改造75公里排水管网、30公里再生水管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