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BioArt人才账号
BioArt人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
(海外优青项目、长聘/预聘教研岗教师、教学型教师、博士后)
单位简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历史悠久,为国内最早的西医学堂,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 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四周毗邻多家高水平直属附属医院,临床资源丰富。 学院建有设备先进、高度共享的医学公共技术平台,全面服务于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和卓越人才培养,近2年培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引育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6项、获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5项,广东省卓越青年团队2项及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5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约4.5亿元,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 Immunol、Nat Cell Biol、Circulation、Cell Metab、Neuron等学术期刊。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的科研仪器中心提升为校级平台,平台硬件水平不断提升,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所在校园多栋新建科研大楼陆续投入使用,实验空间得到大幅拓展,诚邀海内外英才的加盟!
为什么选择广州?
广州,这座兼具悠久历史与现代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凭借强大的科研资源、领先的产业生态和创新氛围,广州吸引了无数海内外优秀人才,是成就事业与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之地。
创新发展高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广州是全球顶尖科研人才的汇聚地。这里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创新平台,为您提供追求事业突破的广阔舞台。
优越的生活品质:广州以温暖宜人的气候、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和亲民的消费水平著称,被誉为“花城”。在这里,您可以畅游珠江、品尝粤菜,享受事业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医疗与教育保障:广州的医疗体系和教育资源位居全国前列,为科研人员及其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教育条件,解决您的后顾之忧。
为什么选择中山医学院?
作为中国医学教育的领军机构,中山医学院为学术科研和人才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平台。
可持续发展的沃土:学院建有先进的医学公共技术平台和科研仪器中心,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为跨学科创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近两年获得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彰显科研实力与成才环境。
优厚的薪酬与待遇:学校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和科研启动经费,学院为新加入者额外提供配套科研经费。学院支持教研系列教师校内双聘,为学术发展创造更广阔空间。涵盖幼、小、初、高的附属学校资源,教育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临床资源与地理优势:学院位于广州市中心,与多家高水平附属医院毗邻,临床资源丰富,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紧密结合,是医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国际合作平台:学院与多所国际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紧密合作,为您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化发展机会。
学科现状
★基础医学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第二周期
★基础医学学科评估为A类学科
★基础医学和法医学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
★基础医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和拔尖学生2.0基地
拥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师资队伍
学院下设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学系、组织胚胎学与细胞生物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系、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遗传学与生物医学信息学系、法医学系等八个基础医学系。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师资和研究队伍,其中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等54人次,部省级等人才项目73人次。
招聘学科方向
★病原生物学与热带病防治
★生物安全
★干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再生
★脑科学
★基础免疫学与免疫治疗
★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基础
★慢性炎症与代谢性疾病研究
★组学与医学信息大数据分析
招聘项目及岗位
(一)海外优青项目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具体以国家自然基金委发布的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为准。
(二)教研岗教师
1.长聘教授(教授二级/三级岗位):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重大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2.长聘副教授(教授三级/四级岗位):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保持本学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成为本学科领域独立学术带头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3.预聘副教授(副教授一级/二级岗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具有成为本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或优秀学者的发展潜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4.预聘助理教授(副教授二级/三级岗位):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活跃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取得较高水平的专业成果;学术发展潜力较大。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三)教学型教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1.教学型教授:应热爱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获得教学型副教授职务满5年,或教学型副教授与教学研究并重岗副教授职务合计满5年,教育教学效果好,在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从校外引进教学型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0 周岁。
2.教学型副教授:应热爱教学,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得讲师职务满2年,或讲师与助理教授职务合计满2年,能较好地承担重要基础课或公共课的教学,完成要求的教学工作量。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方面有较好的成果。从校外引进教学型副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教学型讲师:应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热爱教学,有较好的教学能力,能够承担重要基础课或公共课的教学。从校外引进讲师,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博士后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具备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国内外优秀博士。
逸仙博士后项目:满足科研博士后的申请条件,有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经历,或博士学位所属学科为业内公认的世界一流学科。学校为“逸仙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支持条件
1.事业编制,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安家费,鼓励与附属医院双聘;
2.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学校和学院分别提供配套经费加持人才的事业发展;
3.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办公及科研用房条件,发展空间广阔;
4.认定博士生导师资格,提供研究生招生的倾斜政策和博士后招收的支持;
5.各校园设有人才公寓,可供引进人才租住;
6.学校设有附属中小学,为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7.学校拥有10家附属医院,提供高水准的医疗保障;
8.学院及学校职能部门为项目申报提供全程专业服务和指导;
备注:教研岗教师根据所聘任岗位和认定导师资格参照上述方式提供相应支持;教学型教师按事业编制师资提供待遇;博士后提供学院“未来之星”计划支持,优秀者可推荐申报教研岗教师。
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http://zssom.sysu.edu.cn
联 系 人:陈老师、朱老师
学院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大院
投递简历请选择: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简历投递方式(可选任一):
1. 扫描二维码投递简历;
3. 点击链接投递简历:https://jinshuju.net/f/ZqXwZt(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投递简历)
课题组招聘广告请发送至:bioarthr@bioart.com.cn
制版人: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