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没有,在很多地方,元宵节比春节还热闹。春节时候虽然也是各种燃放鞭炮,烟花什么的。但是也只是年三十和初一那一天,初二开始就要走亲戚了。
但是元宵节这几天,就是真的给自己“闹”着玩了。像在华南F3,会有各种舞龙舞狮子,各种游街活动,比过年时候还热闹。
在粤西和桂东南一些地方,有一个活动叫做年例。全红婵他们就是过年例的,全红婵妈妈还说女儿二十八回来,大年初二下午就走了,好几年没吃过年例了。
记得从小时候,就听说其他靠近茂名那边的镇,会有年例,非常隆重。会有做各种好吃的,各种表演活动。广东粤剧,还要靠着年例活着。
每到过年时候,就能看到粤剧来到粤西演出了。有一种说法,出门在外,春节可以 不回家,但是年例一定会赶回来。
茂名年例看到介绍,说最早起源于宋代,在明清时候盛行。宋代《太平寰宇记》就有相关风俗记载:“谷熟时里閈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
年例和一个人有关系,她叫做冼夫人,在老家时候听说的也是和她有关系。
她主要活动范围是茂名市的茂南、高州、电白、化州和湛江市的廉江、吴川及广西北流市,这些地方也是流行年例风俗的主要地方。
冼夫人说是生活在南北朝到隋朝时候,是现在雷州半岛、粤西地区的一个首领。
她本人和子孙统领了粤西和海南长达一百多年,后人把冼夫人视为“保护神”,举行活动几年冼夫人,慢慢形成了年例祭祀、游神的活动。
当然,除了和冼夫人有关系之外,还有和各种神仙,以及祖宗祭祀有关系,算是从古代慢慢演变形成的,一种过年时候举行的风俗活动。
这几年像福建“咚咚锵”,还有潮汕“英歌舞”,甘肃社火,都被很多网友刷到过视频。其实像粤西的年例,也是可以去看看的。
不仅有游神,还有各种好吃的,以及会有请粤剧团来演出的。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没有年例的习俗,但是一大半的高中同学家里,都会过年例。那时候真的羡慕得不行,各种好吃,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