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

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每天5分钟,和开屏新闻一起一览昆滇爆款话题,开启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2月19日,截至15时,昆明热搜榜前五分别是:

1.竹虫美式 2.当云南人出现在下午茶赛道 3.成本 10元的果冻做成了吃不起的样子 4.云南人吃花还是太权威了 5.渝昆高铁开通后重庆到昆明仅需2小时

其中由春城晚报主持的话题#快来为云南正能量助力 #滇池畔 46个村庄串珠成链等热度持续攀升中。

阮智敏的果冻雕花艺术:

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2月19日的昆明热搜榜词条#成本10元的果冻做成了吃不起的样子#,让人看了不禁心生疑惑:区区果冻,还能怎么“玩”出朵花来?点进一看,视频中晶莹剔透的果冻平底朝上,用针管、勺形头针管将颜色“注射”进果冻,从中心处开始层层叠叠地向外延伸……最终将果冻从碗里倒出,一朵中国风满满的栩栩如生的鲜花就展现在人们眼前,外层的果冻让花朵看起来像被玻璃罩住一般晶莹。这样艺术品一般的果冻出自昆明的一位手工艺人阮智敏之手,因结合了传统非遗点心制作技艺上的特点与国风美学,如此特别的果冻雕花技艺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实物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让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点心有了全新的认识。


2月19日,开屏新闻记者联系了这位手工艺人,阮智敏告诉记者,他最初是从事热菜与非遗手工点心行业,距今已有20年了,而接触到果冻雕花是在一次过年期间,通过美术老师的介绍巧合地了解到这种艺术形式。于是,阮智敏开始了这段艺术与果冻结合制作的进修之旅,并最终将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带到了自己的店铺。

与传统的果冻相比,阮智敏的果冻雕花不仅在外观上精美绝伦,更在口感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因为普通果冻过于滑嫩的质地,雕花时很容易失败,为了攻克这个难点,阮智敏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终于制作出了口感Q弹、质地稍硬的果冻,再雕上自己绘制的花样,就这样,一款深受小朋友和女性喜爱的果冻诞生了。

除了雕花费功夫外,阮智敏还在口味上也不断调试升级,从一开始的牛奶、百香果、蓝莓,到现在研发中的红茶、椰蓉,他一直在努力将这款果冻从观赏价值到食用口味都尽力做到完美。“我以前是学美术的,加上一直在做非遗点心唐菓子,在审美上一直不断累积。做这样一款果冻不仅做起来难,前期准备工作还需要先设计花样,用白描的手法绘制出来后垫在果冻下做样板。”除了果冻花,阮智敏主业非遗唐菓子制作技艺也不简单,主要以豆沙白银豆为原料,先染色雕花、成型后通过蒸、烤等手法,制作出微甜且口感独特的非遗点心,深受顾客的好评。阮智敏表示,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将口感放在首位,观赏性则作为辅助。


在谈到果冻雕花的制作技巧时,阮智敏表示,这种技艺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非常流行。而他正是希望将这种技艺在中国也能广泛流行,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传统的食材雕花相比,果冻雕花在口感上更加美味,外形也更加特别、美丽。阮智敏坦言,虽然果冻雕花的原料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手工复杂、制作周期长,因此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大量心血和精力。

阮智敏的作品不仅在网络上获得了广泛关注,更吸引了大量顾客前来咨询和订购。他的实体店位于昆明西山公园的茶马花街,这类手工点心每天限量,一天最多300至400个唐菓子、100个左右果冻,宴会之类的大订单需要预订。阮智敏表示,自从他的作品在网络上走红后,订单量就有了明显的增加。但他依然坚持每天限量制作,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和口感。


在谈到果冻雕花的未来发展时,阮智敏认为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推广和持续发展价值,但难点在于将中国特色的文化与美学融入进去,他希望在未来创作中,能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融入作品中。同时,网上慕名而来找他学艺的人也不少,阮智敏都欣然接收,学的人越多,将这种技艺传承下去的人就越多。阮智敏认为,虽然果冻雕花的原料成本低廉,但其独特的艺术性却使得它备受追捧,这正是匠人精神的体现。

阮智敏的果冻雕花技艺不仅展现了他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执着,更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与创新结合所迸发出的璀璨火花。

今天的“开屏热搜放大镜”之旅告一段落

明天同一时间

开屏热搜放大镜

继续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策划 王云

统筹 何晓宇

开屏新闻记者 孙嘉辰 文 邓莎莎 视频剪辑 受访者供图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