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火了之后,导演饺子啃老三年”的故事被大家所熟知。

2004年,24岁的饺子辞职回家专心学动画,一搞就是3年8个月,父亲离世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啃老”“不务正业”的饺子,就如同天生就被贴上“魔丸”标签的哪吒,在漫长的时光中承受着外界的偏见,而她的妈妈从未抱怨,就用1000多的退休金过着日子。

饺子的妈妈让我们真真切切看到了“无条件的爱”长什么样子——我全力支持你的成长,但只是尽力给你提供我能提供的资源,但却并不干涉你,并不要求你长成我所希望的样子,也不把我的担忧投射在你身上。

这份爱,没有条件,不计得失,却创造了奇迹,因为爱,本身就是方向。



饺子的妈妈,让无数觉得无比羡慕的同时,反倒开始抱怨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把自己此刻的状况不佳,全都归罪于父母,就好像跟原生极爱他那个有仇。

觉得我现在过得不好都是因为父母穷,我现在没能实现梦想都是因为父母的打压……小时候被父母泼冷水,现在就自己泼自己的冷水,小时候父母拿你跟别人家孩子比,现在就自己拿自己跟别人比……都三四十岁的人了,还卡在那个想要被父母认可,想要父母意识到他们的错误的执念上。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罢了,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合理的理由,推卸责任,会让“小我”感到非常舒服。

但是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一个人如果不能在此刻站起来,斩断与父母的纠缠,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无法重塑肉身。

父母并不是全能的,他们也是受伤的小孩,看见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也是源于他们自身的伤痛和限制性信念,比如他们曾经穷苦过,就会担心你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害怕自己老了无依无靠,就会催着你赶快结婚成家。

原谅不是承认伤害合理,而是停止用父母的错误持续惩罚自己。

可以试着用“双椅对话”的方法完成一个内在的疗愈:

1、想象父母坐在对面空椅上,对他们说出所有委屈:“小时候你骂我笨的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是垃圾” 。

2、换到父母的位置,用他们的成长背景回应:“对不起,当年我下岗焦虑,把对自己的失望投射给了你” 。

3、再回到自己座位,以成年人的智慧回应:“我看见你的局限,但我选择不再继承这些伤痛” 。

此刻我们可以选择新生,我们已经长大了,当初父母没有给我们的,可以自己给自己,自己做自己理想的父母,无论是你亲近佛学道家,还是现代的心理学、身心灵,都可以从中学习拯救自己的方法。

饺子拥有这样的妈妈,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幸运,而是因为他足够强大,足够有才华有主见,才会投射出好的家人,任何关系都是彼此呼应,相互成全


(绘画:孙琬童)


父母只管做好自己,顺便照亮孩子,不要自作主张做过多的干涉,自然会给出无条件的爱,作为子女的也是一样,不要执着于去改变父母。

太阳给予世间万物的爱,是无条件的,但太阳有特定在爱着谁吗?太阳只是在做自己,顺便用自己的光和热,滋养了万物。

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从来不需要“给”。当我们活成完整的圆,爱会像阳光一般,照亮每个途经的生命。

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而后,万物生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