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渤海之滨、滦水之畔的李大钊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吸引着全国各地观众前来瞻仰与学习。多年来,纪念馆充分利用场馆优势资源,深入拓展理论研究路径,着力打造教育服务品牌,展现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与新成效。
纪念馆以精品展览为基础,搭建了多维互动、多驱并行的展教空间。在这里,可以看到“李大钊生平事迹陈列展览”“李大钊故居复原陈列”等基本陈列展览,也可以通过“李大钊家风展”“李大钊手迹作品展”等主题展览,深入了解李大钊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范。通过自主设计、馆际合作等形式,纪念馆举办了“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展览”“《工人之路》珍贵党史文献资料展”等巡回展览;同时,打造VR“网上展馆”,开展线上红色故事展播、献花留言、红烛传递,着力打造智能互动、贴近观众、内涵丰富的“数字景区”。
以“征集、保护、利用”为文物工作主线,纪念馆远赴北京、辽宁、浙江等地及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征集文物资料2万余件,连续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及李大钊故居维修等文物保护项目,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不断提升文物育人功能。
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纪念馆成立“青春”研究团,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北京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加强交流,形成了《李大钊与呔商》《走近李大钊》《相期吾少年》等专题党课和专著,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为深化革命文物系统化研究,纪念馆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共建,并于2024年入选全国20家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等百余所大中小学签订馆校共建协议,联合京津冀高校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馆校合作新模式铸魂育人功能和教育示范作用。
依托红色资源优势,纪念馆不断加快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分赴高校、中小学、企业、社区开展宣讲巡演320余场次,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教育受众达20万余人次。参与《国家荣光——李大钊》《一眼千年 馆长带你看文物》等采访、直播、宣传活动,拍摄《跟着课本去旅行——寻访李大钊故地》等工作纪实、反响采访、巡礼短片在央级媒体报道200余次。
通过深挖文化旅游亮点、热点,纪念馆构建了以李大钊故居和李大钊故乡特色文化步行街、少年李大钊教育馆、李大钊手迹作品展馆、李大钊研学馆为内容的“一居一街三馆”格局,打造大钊故乡红色会客厅。广泛开展“六个一”研学活动,切实把纪念馆和故居打造成亲近历史、贴近生活的大课堂。开发设计了集文化内涵、教育作用、纪念意义、实用功能、收藏价值“五位一体”的文创产品60余种,积极参加旅游推介活动,不断扩大纪念馆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望未来,李大钊纪念馆将以更加创新的举措推动发展,以更加深厚的底蕴滋养文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李大钊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