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2月19日,德州市召开“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别介绍了本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出了“探索政府扶持新型组织建设新路径,助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项目。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典型特征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不动摇,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七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13条标志性产业链,累计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7个,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持续提升。

为更好赋能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生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推动产业链群促进组织建设,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之间,建设“有力平台”,围绕创新载体、人才招引、金融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集聚更多优势资源,助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一是当好集群的“织网人”。加强集群企业联络,推动信息共享、企业合作。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协同采购、区域协同发展等提供直接服务和协调对接服务。搭建要素共享平台,常态化开展“融链固链”专场对接活动,联合高校院所、专业组织、金融机构及集群企业,举办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产需对接、技术交流、产品推广、人才招引、技术培训、融资对接等相关专场活动。

二是当好集群的“引路人”。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出核心技术攻关方向、重大项目布局安排、关键环节补链思路等措施,推动项目、平台、人才等要素一体化布局。牵头建立行业智库,根据集群企业需求,成立集群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完善行业人才支撑和储备体系。

三是当好集群的“管理人”。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绘制集群产业链创新链图谱,组织集群产学研各方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推动创新资源整合与共享,以“线上撮合+线下服务”方式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平台,实现“我有成果”“你有需求”的高效对接,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四是当好集群的“代言人”。推动打造区域产业品牌,综合运用文化、产业、企业、产品、传播等手段,进一步塑强区域产业地标,讲好产业故事,打造产业名片,惠及集群企业。筛选承办一批实效性明显的行业展会、论坛等活动,建立行业专家学者客户定期邀约库,通过固定合作机制,形成合作粘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