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9日讯 2月18日,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相关部署,总结2024年度工作情况,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推动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


会议指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把保护历史、传承文脉作为彰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保护监管、推动活化利用,取得显著成效。《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泰安市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先后批复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初步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日常巡查制度不断完善,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顺利开展,2024年由市住房建设局牵头推进的“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轴文旅提升项目顺利实施,红门路、通天街等沿线照明提升已完成,岱北广场灯光秀受到市民游客广泛好评。

会议强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部门共同努力、持续推进。各县市区、街道办事处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切实守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要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全面梳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实推动问题整改,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

会议要求,各县市区、街道办事处要聚焦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日常巡查制度、历史建筑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审批与监管,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提质增效。做好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加快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测绘建档和挂牌、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等工作,确保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精准施策。要强化保护法规宣传,配合央视拍摄完成大型纪录片《文脉春秋-泰安》,继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焕发活力。要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坚守保护底线,严格监督管理,推动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稳健前行。

闪电新闻记者 王迅 泰安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