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菜市场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蔬菜。不过好多蔬菜不算当季的,要么是在冰库放了好久,要么是人工催熟种出来的,不仅没多少营养,口感也很一般,就连菜贩子自己都不太愿意吃,咱们买的时候可得留个心眼啊。尤其是下面这5种蔬菜!营养低,口感还差!


一、空心的萝卜

你可能会在菜市场看到一堆萝卜摆得整整齐齐,表皮光滑白净,像刚挖出来似的。这时候可别急着买!立春后的萝卜,就像放久了的苹果,外表看着还行,里头早就“糠”了!切开一看,中间全是蜂窝一样的空洞,颜色发黄发灰,水分全跑光了,咬一口像嚼棉花套子,又干又柴,半点甜味都没有。

这些萝卜大多是去年冬天囤在冷库里的,放久了内部糖分转化成“糠心纤维”,营养早就流失了。更坑人的是,有些商家会把烂掉的外皮削掉,只卖“光鲜”的部分,但里头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了。我邻居张大妈就中过招!


二、催熟的西红柿

春天的西红柿,那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着红彤彤的就想啃上两口,拿起来手里一摸硬得像石头,切开果肉发青,籽还是白的,咬一口酸得让人直皱眉头——这基本都是打了激素催熟的!

为此我还专门问过菜贩子,它说:“这些西红柿没晒够太阳,全靠药水泡红。你看它红得均匀吧?那是用一种催熟剂催出来的!自然熟的西红柿,果蒂周围会带点黄绿色,摸着软乎乎的。”更吓人的是,有些黑心商贩为了保鲜,还会用甲醛泡!


三、冷库储存的蒜苔

春天的蒜苔啊,简直就是“塑料仿真菜”!看着翠绿油亮,但抓起来硬邦邦的,放锅里炒半天还是嚼不动,吃完满嘴都是药水味,这都是冷库里泡过防腐剂的!

“新鲜蒜苔是5月份才上市的,春天哪来的蒜苔?多是去年囤的!”这些蒜苔在冷库里一冻就是大半年,商家为了不让它变黄,还会用药水泡,泡完还要打蜡让表面反光。这种蒜苔别说营养了,连蒜香味都没了!去年我买了一捆“蒜苔”,焯水时水面飘着一层油花,吓得我全倒了!

正常的蒜苔根部是微微发黄的,用手一掰就断,有浓烈的辛辣味。而药水泡过的通体碧绿像假花,像皮筋一样韧,还带着刺鼻的消毒水味。


四、反季的豆角

春天的豆角简直是“刺客”,价格比肉还贵,吃着比草还难嚼!这些大棚种的反季豆角,藤蔓全靠激素催,豆角长得又扁又宽,纤维粗得像麻绳。最可怕的是,如果没煮熟吃了会中毒!要煮20分钟以上,但煮久了口感像烂布条。更气人的是,这些豆角卖相还差,有的带黑斑,有的蜷曲畸形,一把豆角挑不出几根能吃的。

建议切豆角时发现豆籽发黑、豆荚有褐斑的立刻扔掉!炒之前先焯水10分钟,再大火爆炒。宁愿不吃也别冒险!等夏天豆角一块钱一斤时再吃个够。


五、发白的莲藕

菜市场那些白白的、干净得能反光的莲藕,九成九是“化学的”!正常莲藕挖出来带着泥,颜色灰扑扑的,切开孔洞边缘微微发黄。可有些商家为了卖相好,用柠檬酸、漂白粉泡藕,泡完还要涂一层防腐剂,这种藕放一个月都不会变黑!

我二舅做水产批发十几年,他说:“漂白藕看着干净,其实最脏!我买过一次漂白藕,切片时闻到一股84消毒液的味道,煮汤后汤都变浑浊了,根本不敢喝!

买藕还是带泥的藕更安全!回家自己刷洗比买“化学藕”强百倍。切开后迅速变黑的藕反而是好的(氧化正常现象)。别买通体雪白、摸起来滑溜溜的藕,自然藕表面应该有磨砂感。


看完这些,你可能要感叹:“吃口新鲜菜怎么这么难?!”其实只要记住三条原则就能避免:

1、“丑菜”更安全:带泥的、有斑点的、形状歪瓜裂枣的,往往是自然生长的。

2、“反季必有妖”:冬天吃夏天的菜,要么贵得离谱,要么就不安全。

3、“便宜没好货”:春天萝卜卖白菜价?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下次去菜市场,咱就盯着当季的韭菜、菠菜、小油菜买,这些菜正鲜嫩,价格也实在。至于那些“化妆后的蔬菜”,就让它们继续在货架上“装模作样”吧!咱们的胃和钱包,可都得精打细算才行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