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的新疆有着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面积,可由于晚清时期的列强侵扰新疆一度从中国被夺走,幸亏左宗棠力排众议将新疆收复,这才避免了丢失新疆的悲剧。



可奇怪的是新疆在被夺走前有着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而收复后却只剩下16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了,整个外西北都被沙俄吞掉。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还算得上是一次胜利?当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只能左公已经尽力了。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经彻底暴露了自己外强中干的本质,引得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在当时列强除了从东南沿海对中国进行侵扰之外,再西北的边疆地区也屡屡遭到沙俄以及英国势力的骚扰。

18世纪60年代,看中国先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国力虚弱。有着“中亚屠夫”之名的阿古柏便在英俄势力的支持下,在中亚向东扩张,将我国的新疆地区一一蚕食。



由于新疆距离中央偏远,再加上清政府在当地驻军少的原因,阿古柏从1865年侵入新疆一路势如破竹,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将新疆占为己有。

与此同时,在清廷上关于是否要出兵收复新疆也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另一种则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



双方在朝廷上争论不休,主要矛盾点就在于李鸿章认为新疆是一块不毛之地,既不能耕种又不能养殖,与其花钱在收复新疆上,不如用这笔钱加强北洋水师,抵御从海上来的洋人。

可左宗棠却不这么认为,左宗棠表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如果将新疆拱手相让,那么敌人下一步就会进犯蒙古、甘肃等地,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北京就危险了。

还好慈禧在当时还保持了理智,最终答应了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的请求。



但就是在这个时候,沙俄趁着新疆局势正值混乱,连忙布下兵马趁机占下了伊犁。

伊犁身为新疆的首府固然重要,但在当时对于左宗棠来说沙俄远比阿古柏要难应付的多,所以左宗棠决定先将阿古柏的势力从新疆清除,收回新疆后伊犁问题再和沙俄谈。

经过几年的长途跋涉,左宗棠率领的大军终于进入到了新疆地界,因为事先的准备充分,清军所装备的都是从西方进口的武器,洋枪大炮应有尽有。



再加上左宗棠出色的领导能力,清军按照预定计划,从北往南对新疆进行收复。大军一到新疆便率先拿下了连克古城、乌鲁木齐等北疆地区。

从1875年到1877年,两年的时间里左宗棠就率领军队将阿古柏势力铲除,基本将新疆收复。

但接下来和沙俄商谈的伊犁问题,才是最让左宗棠和清廷头疼的地方。

在此之前,沙俄已经接连通过《北京条约》和《瑷珲条约》将中国的外东北和库页岛侵占。



所以清廷对沙俄吞下领土后的消化能力心知肚明,不可能会吐出来。

所以清廷在得知沙俄占领伊犁后,便派出了以荣泉为首的一行人与沙俄进行交涉。

清政府出于对沙俄品性的了解,对拿回伊犁感到胜算渺茫。没想到沙俄看到清朝官员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竟然还给了几分面子。



对荣泉等人说道:

“我们并没有想要占领伊犁的意思,只是现在阿古柏等势力猖獗,我们现在在伊犁驻军是在帮助你们保护伊犁以免让新疆的首府受到侵袭。”

没想到沙俄竟然会是这样的答复,所以荣泉便回应,既然如此那现在为何不将伊犁还给中国呢?

沙俄则表示,现在阿古柏势力还蛰伏在新疆,就这么还给中国怕中国保不住,所以提出等到什么时候中国将新疆收复再把伊犁还给中国。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沙俄就是断定凭借中国的军事实力无法收复新疆,所以这么说就能名正言顺的将伊犁占为己有了。

但没想到荣泉等人在当时竟然天真的以为收复新疆后,沙俄真的会把伊犁给吐出来。

几年后左宗棠横扫阿古柏军队收复新疆的消息传回沙俄,这让沙俄政府万万没有想到,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当初答应中国的收复新疆就归还伊犁的话给赖掉。



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再次派人前往沙俄赴约。可结果沙俄对这件事一直打马虎眼,无论清朝官员怎么说,总之俄国人就一句话“不给”。

清政府一看沙俄耍起了无赖,当场也急了两国之间顿时充满着一股子火药味,颇有一副要干起来的架势。

但是在西北不光有沙俄的利益,还有英国法国的利益,如果中俄两国开战势必会对自身带来影响。



正因如此,在列强的干预下,清政府和沙俄还是坐回了谈判桌上。为了能够拿回伊犁,清政府这次特别派出了朝中的老人崇厚前往沙俄会谈。

或许是沙俄提前就对崇厚这个人进行过调查,发现他是一个见利忘义之人。

所以等到崇厚抵达沙俄后,沙俄方面对伊犁的事情闭口不谈,反而将好吃好喝的招待崇厚,甚至还找来了不少金发碧眼的俄国女人来作陪。



事情果然像沙俄想的那样,,崇厚就这么在沙俄的糖衣炮弹中迷失了自我,在没有和朝廷商量的情况下和沙俄签下了《里瓦几亚条约》。

根据条约,中国仅仅只收回了伊犁一个城,而伊犁的周边的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以及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土地却划归俄属。
这就相当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原本伊犁地处新疆中心,这下伊犁成了中俄边界地。



消息传回清政府,朝廷上下大为震怒,左宗棠已经七十多岁了还准备抬棺出征,再次收复新疆。

中俄两国再次陷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局面当中,但沙俄毕竟家大业大,直接就将海军给开到了中国沿海,炮口直对沿海城市。

清政府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像样的海军,因此也被沙俄的这番架势给吓住了,组织了左宗棠准备再次出征了收复外西北的计划。

最终清政府还是服了软,和沙俄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