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台湾,蒋介石坐在总统府的办公桌前,手指用力地敲击桌面,脸色阴沉得像是一场即将爆发的暴风雨。
“刘峙……”蒋介石缓缓地念出这个名字,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怒意,“他……他居然在印尼当老师?”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蒋介石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的右手狠狠地拍在桌面上,茶杯震得差点翻倒。
秘书低着头,声音有些发抖:“委员长,已经派人去联系了,他应该……很快就会回来。”
蒋介石冷哼一声,坐回椅子,目光投向窗外。外面的阳光明亮,可他的心情却像是被乌云笼罩。
刘峙此刻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蒋介石怒火的焦点。他站在印尼一间简陋的教室里,手里拿着一本中文课本,目光从一个个学生的脸上扫过。
“今天我们来讲地理……”他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
这间学校是印尼当地华人办的,课本从大陆采购而来。每次翻开这些课本,他心里就像是被一块石头压着,沉甸甸的。
“刘先生,台湾来了电报。”校长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一封信。
刘峙皱了皱眉,接过信封,手指微微发凉。他深吸了一口气,拆开信封,目光飞快地扫过内容。
然后,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
“蒋……蒋委员长让您回台湾。”校长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敬畏。
刘峙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回台湾?他当然想回去。
他抬起头,看着校长,嘴角扯出一个复杂的笑容。
“告诉他们……我会回去。”
当飞机降落在台湾的那一刻,刘峙的心脏砰砰直跳。他知道,等待他的不会是温暖的欢迎,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训斥。
果然,当他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时,迎接他的不是问候,而是一道凌厉的目光。
“跪下!”蒋介石的声音冷得像是冰块。
刘峙没有犹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抵着冰凉的地板。
“你这个饭桶!”蒋介石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声音震得整个房间都在回响,“当年让你打淮海,你把几十万大军送进了共军嘴里!现在倒好,跑到印尼教书?你知不知道你在丢谁的脸?”
刘峙低着头,汗水从额角滑落。他不敢反驳,也无从反驳。
蒋介石盯着他,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地开口:“算了,反正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刘峙的身体微微一颤。
“给他安排个国策顾问的职位吧。”蒋介石摆摆手,语气里透着一股深深的失望,“至少……别让他再去外面丢人现眼了。”
刘峙的喉咙动了动,想要说点什么,可是最终,他只是低声应了一句:“是。”
从那天起,他留在了台湾,过着平静而无波澜的日子。
他不再指挥军队,也不再站在讲台上。他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顾问,每天翻看着报纸,偶尔写写回忆录,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
直到1965年,妻子去世,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他变得沉默寡言,整日待在家里,不再与外界来往。
1971年,刘峙病逝。没有隆重的葬礼,没有辉煌的悼词。他曾经是国民党的“猛将”,曾经统帅数十万大军,可是最终,他的名字被历史的洪流冲刷得模糊不清。
或许,他曾经辉煌过,也曾经落魄过,可是当生命走到尽头,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