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人民日报》上曾发表了一篇呼吁蒋经国回归大陆的文章,而且在文章中称蒋经国为弟弟,是谁拥有如此这般的话语权呢,这个人就是廖承志。廖承志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出身非常之高,父母都是国民党中元老中的元老。



他的父亲是廖仲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蒋介石能大权独揽从某种意义讲就是因为廖仲恺的意外身亡。他的母亲是何香凝,是民国女性地位的天花板,仅次于宋庆龄。

廖承志曾和蒋经国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做过同学,两人一直都是挚友,所以才会有《人民日报》上的那篇文章。但虽然廖承志和蒋经国关系好,但他并不喜欢蒋介石,因为廖仲恺的死一直被怀疑和蒋介石有关,所以两家之间一直都有矛盾。

但廖家的地位摆在那里,如果廖承志选择留在国民党,依旧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廖承志对蒋介石失望透顶,毅然选择了退出国民党,加入共产党的阵营。

廖承志的一生也很传奇,有人统计过,廖承志每活7天,就有1天在坐牢。



早在日本时,廖承志就因为抗议济南惨案而遭到了日本人逮捕,在狱中遭到拷打,还是何香凝出面才把他救回了中国。

虽然在1933年,已经投身共产党阵营的廖承志遭到叛徒出卖,遭到了国民党的逮捕,和他住在同一牢房的还有开国大将陈赓。为了摆脱困境,陈赓给他想了个主意,让他假意屈服,说带着特务去抓共产党,结果直接把特务领到了何香凝家里,何香凝看着自己的儿子带着手铐,立刻让特务放人,这才让廖承志逃出生天。

但在和共产党部队会合之后,廖承志又被关进了监狱,因为公开指责张国焘,他被诬陷为蒋介石派来的特务,但廖承志的分量摆在那里,张国焘也不敢杀他,就派保卫局的人押着廖承志长征。

因为廖承志在国民党中的人脉是其他共产党人无法企及的,所以他一直负责的都是统战工作,1942年著名的香港大营救事件,就是廖承志的手笔。

但也因为长期帮共产党做事,他又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逮捕。此时蒋介石还想劝廖承志反水,但廖承志不为所动,于是廖承志就被蒋介石扣押了四年,直到1946年,在周恩来的斡旋下,廖承志才被释放。



建国后,廖承志做过人大副委员长,官至副国级,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母亲和儿子都是副国级干部,这是极为罕见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