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禁止转载/二改未经本人事先同意,不可以任何形式对照片进行下列行为:修改、复制、传输、传播、出售、分发、出版、广播、传阅、储存供日后使用或利用作商业用途
富玛特成功案例分享:一名5岁孤独症男孩,在接受仅1个疗程的菌群移植治疗后,发生了令人惊喜的改变。他的睡眠质量显著提升,食欲大增,排便也恢复正常。更令人欣喜的是,自闭症风险评估结果出现积极转变,语言、行为也有了质的飞跃。现在,他主动语言增多,社交意愿明显增强,心情变得更加开朗,更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
基础情况
澄澄(化名),男性,5岁。3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核心症状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社交互动障碍(不主动交流、缺乏眼神对视)、身高体重发育落后,伴随睡眠障碍、长期腹泻(粪便不成形)及免疫力低下(每月反复感冒、发烧)。2021年6月,患儿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GT-WES/家系IDT-10G),但未明确遗传病因。
治疗方案
2024年11月1日,患儿首次肠道菌群检测显示肠道菌群严重紊乱。经与家属沟通,决定采用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定制疗程:共6个疗程,每个疗程包含12次菌群移植,连续治疗12天,间隔18天后进入下一疗程。
首次移植:2024年12月14日进行肠道清肠准备,次日完成菌群移植。
动态监测: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及症状评估。
菌群移植前后症状对比
移植前症状
核心症状:语言发育迟缓,无主动语言,无法指物,缺乏社交互动。
生理问题:长期腹泻、睡眠障碍、身高体重发育落后。
免疫力:每月反复感染(感冒、发烧)。
移植后改善
肠道菌群指标:2025年2月9日第二次检测显示,有益菌比例显著升高(如双歧杆菌、乳酸菌),有害菌比例下降(如肠杆菌科细菌)。
行为与发育:自闭症风险评估降低,主动语言增加(会主动表达需求),社交互动意愿提升。
生理功能:睡眠质量改善,食欲增强,排便形态恢复正常(成形)。
全身状态:免疫力提升(感染频率减少),精神面貌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治疗期间动态变化
首次移植后:家属反馈患儿食欲及睡眠逐步改善,腹泻频率减少。
第二次菌群检测(2025年2月9日):数据对比证实肠道微生态趋于平衡,与临床症状改善一致。
后续治疗:按定制化方案继续执行,持续监测肠道菌群及行为发育指标。
肠道微生态干预可作为ASD辅助治疗的新方向
目前,国内外应用粪菌移植技术治疗孤独症已有多篇报道,多项指南已将孤独症列为治疗的适应症。2024年11月2日,《肠菌移植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成功发布。富玛特生物作为唯一受邀参与该《专家共识》讨论和撰写的生物科技公司,为此次《共识》的发布提供了有力支持。其自主研发的专利剂型“微胶囊”和“油滴剂”,被列入《专家共识》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