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找到“家”
海东日报讯(记者 张璐)2024年以来,海东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创新,以建好一个“家”、撑起一把“伞”、送上一份“爱”的“三个一”工作法,全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建立32家新业态企业、行业工会组织,发展会员近5万名,广泛覆盖货运、外卖、网约车等多个行业,让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真正感受到工会的关怀与温暖。
在建好一个“家”方面,海东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计划以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深入家政、快递、物流、电商、外卖平台等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工作。通过建立详细的台账一览表,明确建会入会工作任务,并对新建会组织发放建会补助资金,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断壮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会组织力量。
在撑起一把“伞”方面,海东市总工会选定市内8家医院,投入258万元,为68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健康体检。“这份关爱让我们倍感温暖,以往总是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关注自身健康,这次工会组织的体检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参与体检的网约车司机们纷纷表示。同时,结合工会法治体检、民主管理、工资集体协商和劳动纠纷排查活动,市总工会在新业态企业开展劳动合同签订、职业病防治等工作指导,有效提高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也督促平台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在送上一份“爱”方面,在春节、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日,海东市总工会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54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温暖资金54万元。在评先选优方面,也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倾斜,牵头评选10名家政等市级劳务品牌技能人才。此外,还建立87家工会驿站、3家司机之家服务阵地。
来源:海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