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一街道办事处招聘6名环卫工人,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引发广泛关注。据广州市新市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回应,招聘信息属实,之所以要求年龄35岁以下,主要是考虑岗位的用人需求,“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行业”。
诚然,街道办招聘环卫工,考虑到身体方面的要求,对一些具体岗位进行年龄设限并不是不行,但换句话说,用人单位同样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不同年龄的应聘者。一直以来,坊间就流传“35岁职场门槛”,或者“35岁就业危机”的说法。现在连招聘环卫工都要求“35岁以下”,无疑会加深这一焦虑。难道40岁、45岁或者稍微再年长一些,就真的无法适应环卫相关工作了吗?
环卫工人风里来、雨里去,工作强度大,当环卫工人当然也需要一定条件,比如身体素质好、责任心强等,这么看,有一定的招聘要求可以理解。但很多网友感到困惑的地方在于,年龄要求是否非要设置在35岁以下?
社会各界对于打破“35岁门槛”,一直有非常强烈的呼声。近年的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和委员都提出过有关打破职场“35岁门槛”的建议,比如建议立法惩治35岁就业歧视,“应该规范企业招聘中的年龄限制问题,杜绝年龄歧视现象”。但实际上,35岁甚至更低的“门槛”还是会不时冒出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环卫工作并非传统认知中 “4050” 大龄劳动群体的专利,积极吸纳年轻人投身其中,对于环卫行业的发展同样意义非凡。年轻人的加入能为其注入新鲜活力,带来创新思维与充沛精力。但令人遗憾的是,此次设置的 35 岁招聘门槛,却在不经意间将 “4050” 群体整体性地拒之门外,这也引发了大众的诸多质疑,正如网友所发出的灵魂拷问:“难道年龄稍大些,就连从事环卫工作的资格都没有了吗?”
如今,打破 “35 岁门槛” 的变革之风已然在不少领域悄然吹起。以公职招考为例,在 2025 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针对 2025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至 40 周岁以下,彰显出求贤纳才的诚意与魄力;各地省考也纷纷跟进,近年来,已有多个省份适时调整部分岗位年龄限制,将上限提升至 40 周岁,为更多有志之士开启了机遇之门。这些来自官方招考的积极信号,理应为社会各行业的招聘活动树立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归根结底,年龄仅仅是一个数字,绝非衡量个人能力与工作适配度的决定性标尺。社会各界应当摒弃陈旧观念,那些毫无必要的年龄限制壁垒,都应被逐一拆除。用人单位在拟定招聘计划时,切不可仅凭主观臆断 “想当然” 行事,而应当立足岗位实际需求,全面、深入地评估工作内容与任务要点,以审慎、严谨的态度制定招聘要求,让人才选拔回归本质,实现人岗精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