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浩志
近日有报道称,以广东为代表的部分省份正在加快推进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工作。春节过后,广东省内至少有15个城市先后发布了专项债收回收购闲置土地的公示。来自中指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广东省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地均发布了涉及土地收储的公告,土地数量超160宗,土地使用面积超680万平方米,拟收购价格合计超350亿元。广东土地收储工作的推进,给市场带来了更多期待。
以收储价格为例,其并非必须低于企业的购入价格,而是考虑了企业购入土地后的持有成本,包括税费、利息等。在执行过程中,也的确出现了多宗地块溢价收购的情况,部分地块的溢价率甚至超过50%。
这次政府收回闲置土地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往,房企超过规定时间未开发,政府收回闲置土地带有处罚性质,且回收价格通常远低于购入价格。而如今,“土地收储”更像是一种调节土地市场的操作。地方政府通过反向供地,减少市场上的土地数量和项目数量,从而实现调节土地市场和新房市场的供求关系。
当前楼市不景气,供过于求,导致房价不断下跌。减少土地总体供应、调整供应结构、提供更多核心城区优质地块,是各地比较主流的做法。但对于已经投放出去的土地,由于滞销导致片区库存持续保持高位,进而引发房价下跌等问题,各地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手段。其实,回收闲置土地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此前由于地方财政紧张,根本无法拿出多余的资金从开发商手中买回闲置土地,更不用说按市场价格甚至溢价购买了。如今,地方可以通过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既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也开始针对性地解决土地供应过剩和闲置问题,这将是让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又一项重磅政策。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此前也有政府收购市场商品房作为保障房的政策,其思路和目的与回收闲置土地类似,都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但收储商品房工作推进至今已有一年多,实际进展依然非常缓慢。央行配套资金至今只使用了总规模的15%左右,各地方虽说要收购,但实际动作却非常缓慢。本质上,这是由于收购价格要求过高导致的结果。因此,收储闲置土地工作是否会面临类似问题?在实操层面还会出现什么问题?推进效果如何?这些都仍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