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地产的政策最近有了重大进展。广东砸响了土地收储重启的第一枪,有15个城市发布了专项债收储公告。
要知道,在房地产止跌回稳上,大家一致认为收储是最有利的政策。
先了解一下什么叫收储?收储政策是24年5月17号在全国保交楼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收储分两种,一种是回收那种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改造为保障性住房;另外一种就是回收闲置的住宅用地,广东做的就是第二类收储。
收储之所以可以推动房地产的止跌回稳,是因为它会改变房地产的供需格局。比如说房屋收储吧,相当于有一个大的买家出现,一下子买了很多套房子。而这些房子会由商品房改为保障性住房。
咱们现在是双轨制,这些房子一旦成为保障性住房之后,就不能回到市场中去流通了,所以存量的商品房会降低。而土地收储就是在根子上减少住宅用地的供给。这些土地收回来之后,再去建的时候就不建住宅了,可以建成产业园区,比如发展新能源、新制生产力等等。
这样做之后,大家的心理预期就会发生彻底的扭转,从之前新房子有的是变成新房子没得买。那么大家观望的情绪就会消散,有需求的情况下,交易的积极性会提升,有量了才能保价。
这个政策是去年5月份就提出来的,但是政策出来之后,实际的推进却比较慢,升量也不大。这是因为收储本身有很多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缺钱。
广东的这次公告里就明确写着是要通过发行地方专项债去回收闲置土地。注意,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土储专项债曾经是在2017年到2019年发行过,但是2019年就停了。因为当时的政策主基调是房住不炒以及防范地方债的风险。
到24年的时候,9月份咱们开了金融的会,10月份开了财政部的会,11月份,国土资源部再次开发布会,才明确了要重启土储专项债。但是那之后,确实去落地执行的并不多。所以广东算是第一个,这个信号意义就很大,也就是说这个事儿不仅仅是说一说,大家有落实它的决心。
而且广东这个事儿有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价格公道大超预期。之前大家都会有些担忧,比如说回收土地会不会价格极低,虽然土地收回来了,但是房企还是没有钱,还是活不下去。对于回收房屋,大家也担心回收的价格会不会打骨折,导致带崩周边的房价。
但这次执行过程中,广东这边回收的折扣大约是在80%,很公道,甚至很多土地是溢价回收的,就是考虑到房企拿地之后的一些成本都算进去。这就很好,因为价格公道之后,房企才会乐意参加,而且金融体系也会因此受益。
因为这些钱给到房企之后要优先用于还债,那金融体系的钱回来之后,这个风险就化解了。而且广东在前面打了一个样,大家去效仿,就容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注意,这个收储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它利好地产,它对整个经济复苏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我们刚才说土地回收回来之后,建成了产业园区,是不是地方上就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而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那么买房的需求也会增加。前面供给已经降下来了,那么供需格局优化之后,这个房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房价不跌了,那么人们在房子里边的财富就不缩水了,那大家去消费、去扩内需,这个积极性也就起来了。
那接下来大家就需要去关注会不会有更多的省份跟进广东的这个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