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宁市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虽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练就百般才艺,常年奔走在街道、社区、小区的各种舞台,不辞辛劳、发挥余热,尽情展示自身才艺,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为民办事的决心和行动、歌颂宣扬身边典型,为市民们送上了一份份精神大餐和文明大礼。他们就是——安宁市老年大学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



2010年9月,安宁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第一次组织在校外开展第二课堂以来,不断丰富服务内容、队伍人数不断增加。2022年11月,正式成立“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并总结出“螳川银发志愿四季行”为内容的服务项目。



一、纳入教学活动 筑牢活动基础

2010年8月30日,安宁市老年大学搬迁到市娱乐中心二楼办学,课后教室卫生由2名使用教室的班级学员提供保洁志愿服务。每班3名班委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班级管理,该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二、规范化组建队伍 夯实活动平台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2012年3月,成立以常务副校长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教务主任兼任志愿服务队队长;二是下发了《安宁市老年大学关于倡导学员参与志愿者的通知》,对组建志愿者队伍工作进行安排;三是优化步骤,巩固队伍。学员结合实际,填写《安宁市老年大学志愿者申请表》,经审核后,加入安宁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四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宁市老年大学“银发志愿四季行”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服务内容、工作保障、志愿服务工作职责等方面进行明确,确保科学规范;五是抓好抓实“三个制度”。1.信息反馈制度。志愿者服务队定时向市老年大学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困难和问题、意见和建议等;2.全过程跟踪制度。及时掌握情况,收集工作台账;3.表彰制度。由市老年大学统一组织,将参与活动情况纳入优秀班级和优秀学员考核、表彰奖励范畴。目前,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在校内开展后勤、宣传、保洁等志愿服务;校外参与社区治理、相互关怀、文化志愿服务等。截止2025年2月,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队员48人,最大76岁,最小55岁。

三、开展丰富多样化的活动铸就服务品牌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规范化、常态化的服务内容,打造“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品牌。

(一)春学雷锋。在全校开展“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主题月系列活动。校内:组织学雷锋主题座谈会、演唱和演奏《学习雷锋好榜样》、书画系用画笔,讲述和书写雷锋故事等形式激励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校外:倡导志愿服务队员们积极地参与各单位、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2024年,他们配合社区开展“健康敲门”志愿服务活动,为独居老人送去温暖与陪伴;他们手拿夹钳、环保袋沿街捡拾垃圾,清理果皮、烟头、塑料制品等废弃物……。

(二)夏惠明天。组织志愿服务队与青少年、儿童携手相伴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参与“戏曲进校园 ”演出活动20场次;先后参与市书协组织的“翰墨润校园 文化闪光芒——书法进校园活动”4次;参与安宁市老年大学“书画声乐器乐”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40余场次。

(三)秋系夕阳。组织志愿服务队与同辈牵手,深入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家中以送文化、送健康温暖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敬老月期间,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携手安宁建工集团、安宁百爵珠宝、龙泉物业等单位连续14年到连然敬老中心自发为这里的孤寡老人们捐款,及赠送围巾等过冬物品,并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歌舞文艺表演,现场气氛温暖融洽;先后组织螳川银发志愿服务队到安宁市医共体敬老养老中心、昆钢养生敬老中心、禄脿敬老院等开展“情暖金秋 爱在重阳”爱心慰问联欢活动,与老人们共度佳节。

(四)冬送文化。组织志愿服务队参与以红色文化、节日文化、校园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2025年春节期间, 200余人次参与13场文艺义演、180人次把近4600余幅春联“福”字送到街道、社区、小区、军营、学校、企业职工中去,受到广泛好评。他们不辞劳苦、积极参与,在春节前忙得“连轴转”,仍是干劲十足。“市民来得越多,我们就写得越多,写得越多,就越高兴。” 杨礼华队员如此说。

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队员们收获了更多快乐与更大的满足感。同时,他们用行动诠释奉献精神,展示安宁市老年大学教学成果,搭建起服务群众长效平台。2025年,安宁市老年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精神,以“春学雷锋、夏惠明天、秋系夕阳、冬送文化”为活动内容,在完善管理办法、延伸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为银发学员搭建“银辉舞台”,大力倡导广大学员主动参与志愿活动,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安宁实践再上新台阶贡献银发力量。

(安宁市老年大学 王卫东 卢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