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过后,又迎来了每年开学季,作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黄浦“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覆盖全区10个街道,将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面的又一新选择。


上海市中心街道图书馆面积有限,但服务无限。作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一项内容,黄浦区因地制宜,创新“1+N”模式,采取资源下沉、多空间联动、阅读赋能,力争把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建到孩子们的家门口。





南京东路街道图书馆以中心馆为核心,赋能“书格·城市书房”“读者·苏河文化空间”等2处特色社区图书馆。其中,作为上海首家社校联动案例,书格·城市书房由上海格致初级中学与南京东路街道联办。以书为媒,打通家庭、学校、社区的物理壁垒,构建“家—社—校”联动平台,创造青少年以书会友的社交新空间。


小东门街道图书馆“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联动社区综合服务空间,为孩子们打造“放下手机,走进书海”的氛围体验。打浦桥街道把“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开进蒙西会客厅。“要把新空间开到孩子们身边”。


半淞园路街道“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分为儿童阅读和儿童活动两个区域。在专门根据孩子需求打造的儿童阅读区,藏书量达9000余册的图书馆等待着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新空间增设隔音透明墙面,将儿童阅读区与成人阅读区有效分隔,力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和谐且具启发性的环境。



五里桥街道以提升儿童认知、情感、身心健康为愿景,融入“三会”精神中的共治与自治理念,营造“乐、趣、学”的文化氛围,构建活动品牌化、设施多元化和服务精细化的“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发展体系。街道除了本部图书馆,还在社区的南北两极分别设立24小时智能借阅柜和少儿科普书柜,灵活诠释就近就便全覆盖。


豫园街道“敬业书院”内是海派老城厢的氛围感,读书、听故事、做游戏,孩子们在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感受上海城市文脉。


记者看到,10个街道图书馆都为“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量身定做了“儿童友好”视觉导引体系,方便小读者、老朋友轻松找到自己的阅读舒适区。相比独自阅读,3—14岁的孩子们觉得阅读活动“更扎劲”。亲子类、游戏类、分享类、手工类……黄浦10个儿童友好阅读空间各有品牌、百花齐放的背后是引领孩子们读书爱书的赤诚与匠心。

记者 / 高磊

编辑 / 张姗

图片 / 各街道提供

1. 《花样年华》巨幅海报限时回归,将保留至2月21日23:59!影迷:这次不留遗憾

2. 春天的“序曲”,在黄浦已悄然奏响→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