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共享员工群”说开去

“谁家需要临时工?我这边有7个人,可以做到年底。”“我们印刷厂需要10名临时工,手工包装纸品。”……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渡头董社区工会联合会组建的园区“共享员工群”里,经常有这样的信息发布。在工会组建的这个微信群里,企业随时发布阶段性用工需求,有兼职意愿的职工可以直接在微信群里求职。

由当地工会联合会组建的园区“共享员工群”,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微信群,但对用工模式的创新来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的发展探索,可能改变当地企业和员工的用工与求职生态,为解决阶段性用工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对于企业而言,阶段性用工需求一直是个棘手问题。旺季订单激增,人手严重不足;淡季业务量减少,又面临人力成本的压力。“共享员工群”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难题。如印刷厂需要一批临时工作人员手工包装纸品,只需在群里发布需求,便能快速找到合适的人员,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短期内的用工之急,还避免了长期雇佣带来的成本负担,让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从员工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共享员工群”,他们能直接获取企业的用工信息,无须四处奔波寻找兼职机会。这不仅增加了收入渠道,还让闲置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这种双向奔赴的模式,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我们要看到,在这次用工模式的创新探索中,当地工会组织扮演了关键角色。工会不仅是信息平台的搭建者,也是用工秩序的维护者。通过建立规范的用工信息发布机制,工会确保了用工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此外,工会的介入为“共享员工”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制定用工标准、规范用工流程、维护员工权益,工会有效防范了可能出现的用工风险。这种创新实践展现了新时代工会组织服务职工、服务企业的新作为,工会组织在数字经济时代找到了新的工作着力点,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实现了自身职能的转型升级。

“共享员工群”的成功实践,也为其他地区和行业提供了借鉴。在经济生产方式日益灵活多样的今天,通过搭建类似的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和员工受益。同时,相关部门和组织也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保障“共享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这种创新模式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小小的“共享员工群”,展现出的是创新的力量和合作的智慧。它让我们看到,在解决用工难题上,只要各方积极探索、携手合作,就能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创新举措,为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注入新的活力。(贾明)

来源:江西工人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