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2024 YR4正在向地球靠近,预计可能在2032年12月与地球相撞,概率为 3.1%,这是迄今获得的最高风险评估。



历史上最著名的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是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现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引发了全球性灾难。撞击导致非鸟类恐龙、翼龙和海中蜥蜴类等物种灭绝,地球生态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并不是地球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



更早的二叠纪晚期大灭绝事件(约2.5亿年前)更为严重,当时地球上约96%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物种消失。尽管这次灭绝的原因尚未完全确定,但有理论认为小行星撞击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理论上来说,如果2024 YR4撞击地球落入海洋,将引发高达数百米的海啸,摧毁沿海城市和基础设施,若小行星撞击陆地,将引发大规模火灾、地震和火山活动。撞击产生的尘埃和灰烬将遮蔽阳光,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农业崩溃,饥荒蔓延。人类文明可能因此陷入长期动荡,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不过归根结底这只是一颗百米直径的小行星,威力远不足以造成生物大灭绝,并且人类目前也不是没有能力防御它。



目前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案,主要是摧毁小行星或改变其轨道,前者还没做过实验,但偏转小行星轨道实验却是已经成功了的,早在2022年,NASA就在“双小行星改道测试”(DART)任务中,成功用一枚重610公斤的撞击器,以每秒6.5公里的速度撞击了其中一颗小行星。



最终让小行星迪莫佛斯的轨道周期缩短了32分钟,远超预期的73秒,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微小的轨道改变也能有效避免灾难,当然了,如果目标小行星跟当年灭绝恐龙的那一颗一样,都是直径几十公里的庞然大物的话,用探测器撞击就不能偏移它的轨道了,可能需要软着陆到小行星表面,然后埋设核弹才行。



按照宇宙文明等级划分,再有200年左右,人类文明就能掌握可控核聚变,开发地球上的所有资源,在月球和火星以及太空中建立城市,到时候小行星的威胁就可以忽略不计了,现阶段天文学家在做的,主要是加强小行星监测网络,以提高预警能力。



只要未来几百年内,不会有直径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么人类文明就能成为多行星物种,大大提高在宇宙中的生存能力,再之后就是离开太阳系,再银河系范围内扩张了,届时除非遇到外星文明,否则人类文明大概率是能延续数万年甚至更久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