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三,念一封来信,来自H。

结婚两三年,正是忙事业的时候,但是沉重的经济压力,让小两口痛苦不堪。

这还没生孩子呢,生育之后,有些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是这个时代的泪水,也是这一代人的泪水。大家明明都没做错什么,人生的路为什么好像越走越窄。

如果你在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你自己,拍拍H同学吧。

如果你在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别的,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熊师傅你好:

我是农村家庭出来的,家庭条件不能说差,但是绝对不能算有钱。父亲是装修工人,母亲身体多病,为了治病家里花了一些时间和金钱,母亲现在在服装店当销售,一个月两三千块钱。

我高中时,家里在县城贷款买了一套房,大学时家里买了个六七万的国产车。以上是家庭资产情况,存款应该几乎没有,负债除了房贷应该也几乎没有。

就这样到我工作3年后2021年初,我想在我工作的城市买房,家里把县城的房子卖了,给我付了首付,爸妈在县城租房住。

这时候家里的存款和负债应该刚好是两清的。一年后,他们觉得租房不是事,每年一万房租划不来,于是在县城又贷款买了一套房子,我支援了六七万块钱。他们借借赊赊,也搞的能住了,估计借了有10万块钱,具体的我没问过不清楚。

两年后2023我准备结婚了,房子也准备装修,这时候发现家里拿不出来这么多钱。装修15万,结婚30万。家里说只能给我出办婚礼的钱,装修我爸帮衬着弄,一起大概20万,这里面包含了他们能借到的钱。

剩下的钱只能我自己想办法,但是我当时的存款也只有不到十万块钱,于是在装修定亲结婚连着走的情况下,陆陆续续我在中国银行贷了接近20万。

我出了装修的七八万块钱,三金婚纱照什么的3万块钱,给女方办酒的2万块钱,彩礼10万块也相当于我出的,还有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一共花了大概25万。家里送礼办婚礼一起花了14万,加上给我装修出的钱大概20万。

婚礼办完,礼金收了14万,家里说要给一些我,我没要,这些也是他们平时送礼换来的或者要还回去的。这也是之前和老婆商量好的。最后收了1万块钱,说是我同学朋友也给了几千块钱。

结婚后第一年,2024年四五月份,应该是手上还有一些钱,家里花了五六万块钱把老家的房子翻修了,借的钱还没还,他们说是后面可能要回老家住,现在不翻修以后修不动了,所以趁着手边有钱把这事赶紧做了,我从不理解到有些理解了。但是我老婆对此很不高兴。

一年过去了,到现在2025年2月,我借的钱还剩6万没还。去年一整年我都在陆陆续续的还,老婆会帮衬一点,一共有几千块钱。但是每次都会因此闹别扭。

一开始还没结婚时得知我从银行借了钱,和我吵了一次大的,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是我家也有我家的困难,我实在是两头为难。

每次和她解释家里的情况,家里真的是拿不到更多钱了才只好我去借,(其实对结婚我要借这么多钱我也是不舒服的,但是我知道家里的情况,所以也能理解,她认为我就是太听话了,难为自己也不难为父母,才导致我们一直存不下钱)最后好在都平息了。

这样吵过两三次。家里翻修房子那次也吵得比较狠,应该是从那次开始,她认为我父母有钱也不会帮衬我们,不知道给我们减轻压力,借钱也要花钱大手大脚。

主旨从我借钱导致我们压力大到我爸妈花钱大手大脚,不帮衬我们,为了面子花14万块钱在结婚上,只知道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让别人以为自己有钱,反正就是对我爸妈意见很大,现在连带着我对我爸妈太好也有意见。

其实,结婚以来我们的生活质量明明是越来越好的。到现在,她应该有20万存款了,但是我从没问过她存款的情况,是聊天时偶尔透漏的。我们开的是舅舅给的二手车,换车也是今年的计划。

去年我们在她暑假去成都重庆玩了7天,国庆去的河南许昌,五一之类的小假也会去周边景点玩玩。逛商场买东西比结婚之前多多了。假期长一点我都会陪她去她家,去年在她家待了差不多有一个月,而回我家不到一个星期。

花了一万多请婚庆公司,3000块租婚纱,这些都是为了给婚礼办好看,不留遗憾,她后面都认为只是为了我家的面子,借钱也要撑面子。

有这么大的落差感,可能是和身边的人比起来的。她是小学老师,身边的同事朋友条件都比较好。有的家里全款车,全款房,有的二三十万彩礼,有的父母每年都会给钱补贴小家,有的条件没那么好的,父母也是省吃俭用,想方设法为孩子的小家减轻负担。而我父母让我自己从银行贷款,结婚后也不管我们,不支援我们小家。有钱不帮我们还贷款,也不还自己借的钱就算了,还拿去翻修一个不怎么住的老家,两人在老家过的好不潇洒。

每次因为这些吵的时候,我就说该做的他们都会做的,买房装修结婚,我知道他们自己尽了最大的力,帮我们做到他们能做的最好了,过年给800块红包,进新房给6000红包,平时经常给我们寄吃的,比上不足,但是在我们家的亲戚朋友里,他们是做得好的了。

花钱大手大脚,打扮得光鲜亮丽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不应该对他们指点什么,毕竟还没花我的钱呢。可能坐标系不同,两人看到的点完全不同吧。

昨天我跟家里打了个电话聊聊家常,她旁听了一会就生气走了。又是觉得我爸妈不关心我们,不帮衬我们。

又想到之前借钱的事,翻修房子的事,越想越气,想到自己过得太累了,太辛苦了,吵着要和我离婚。

说出来气应该消了一些,一点半睡的。我们两都是6点起来的,她6点40要出发去学校,好累。

H

H:

你好。

这是缺钱的问题,这几年很多家庭都过得很艰难。

我没法让你收入更高,但我可以给你讲讲这几年的情况,也许你明白了击倒我们的不是妻子的小任性,而是一个艰难的大形势,心里也许能好受一点吧。

老两口和小两口,四个人都没有错,人应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从农村走出来,考上大学,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你已经很强了。

你家老爷子做装修工人,应该也是十里八村的能工巧匠型,挣钱能力也不错。

老太太虽然体弱,也在工作,我觉得这点也很了不起。

你夫人能考上小学老师,吃财政饭,更是穿越周期的、稳定的工作。

家里有房子,还有车。

从农村走出来的家庭当中,能排进前20%了。

但即使是这种情况,大家仍然会面临一个现实:穷。

之前我就说过一件事,那就是。

只要房价在涨,中国家庭的消费上就有信心,如果房价停了、掉了,人们就会陷入恐慌。

2021年,你爸妈敢出手县城的房子给你在城市里付首付,然后又有实力再入一套便宜的给自己居住,用真金白银买房,是对大环境最大的信心。

遗憾的是,2021年是房价的山顶,此后就一路滑坡。

为什么我知道呢?因为我也是2021年入手了一套房,因为是限竞房,现在还不能交易,我得3年后才知道我赔了多少钱,我觉得可能在150~200万之间。别觉得这个数很大,北京的房子只是单价贵,从面积上看,我住得像个奴隶似的。

我用我的惨来劝你,希望你能好受一点。

我如果知道2022年会发生什么事情,打死我也不买,我肯定留着现金。

此外婚礼、礼金,都需要钱,这也是让你做了消费贷,背债结婚的关键。

2021买房肯定不合适,但是你要结婚,刚需上车的人只能认倒霉。至于你妻子说你父母花钱大手大脚什么的,我觉得也谈不上,两个老农民在村里再大手大脚能花到哪里去?无非是人情往来的礼金有点多,再一个,修缮村里的老宅,有点不划算。

今年过年我回到我爷爷奶奶的村里上坟,很多家的门都关着,大家都进县城,再不然也到镇上去居住了。

村里没有就业机会,种一点地,能够什么呢?村里也没有年轻人,过去还有留守儿童,现在孩子也都去镇上或者县里上学了。


老人放不下,非要修一下老宅,心里琢磨着未来可以回去,其实他们是回不去的,村里没有养老的条件,农村的萧条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这点想要劝说他们也是很难的。

同样,县城除了财政饭——公务员和事业编,也没有就业机会,在县城里有一个带编的工作会很舒服,但是没有的呢?

普通的农家孩子、工人家的孩子,只有在城市里才能做好螺丝钉,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说80、90这两代人非常苦,农村回不去,县城没有机会,要想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必须要搞二级跳,甚至三级跳。

我们看移民去国外的人的感觉很明显,第一代人可能会特别辛苦,但自己不会有太多的作为,其实农家孩子进入城市,也是一样的,我们自己可能就是燃料,就是炮灰了,希望未来孩子能有所作为。

但是,这种负担程度,还能要孩子吗?谁来协助照料呢?

一百万个未解的苦恼,全都压在小家庭和老家庭身上,在第一次分配的时候就把大头都拿走,所剩的仅供存活,然后又拼命建议大家好好生育繁衍,我觉得这不对。

这个社会有些舆论,就是挑动代际之间的攻击,比如你妻子的有些女同事,她们的光鲜是依靠榨取父母一代来实现的,老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过得特别苦哈哈哈,有的无良还会讴歌这样的父母,说这是父爱和母爱。

他们希望小夫妇通过压榨老夫妇来把日子凑合过去就拉倒了,这不是开玩笑吗?

今天的困难和窘迫,肯定不是小夫妇和老夫妇造成的,而是那些措大相公,那些大头巾们搞成这样的。

我觉得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社会,老两口和小两口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收入中,就应该包括结婚成家、养育婴儿、购置房产(虽然不是全款)、出去旅旅游、支付医疗的部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随便给点凑活活着得了,不够了抢劫老的去。

H,如果我没猜错,这文章后面估计会有几个大傻帽儿留言说:“你还去旅游了呢,你还去成都重庆,还去许昌呢,你根本过得也没有这么困难……”

总有些人觉得我们不配现在的生活,更不配更好的生活。

我开头以为他们是主子,后来发现不是,他们也是奴隶,只是有高度自觉性的奴隶,看见旁边有个监工的鞭子,就总忍不住伸手跃跃欲试,想要抽我们两鞭子过过干瘾。


我觉得你非常勇敢,我觉得任何敢于提出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人,都是勇敢的人,任何不甘于现在这个局面的,也都是勇敢的人。

等你的妻子气消了,你可以跟她说说:

“我直到我父母的有些决策不高明,比如修缮老宅,你如果把它看做一个投资行为,它就是千疮百孔的,但如果你把它看成一种宗教行为,你就更好理解了。”

“他们只是有些人情往来上比较受人影响,老两口子敞开了吃,能吃掉多少钱呢?”

“婚礼花的钱也许不少,这是我们共同的回忆。”

讲道理,不要回避沟通,只要她提这种抱怨,你就给她大道理,她不爱听,下次就绕开了。

生活上对她好一点、关心一点,但是关于金钱和决策,要有自己的主意。

婚姻这件事没有那么容易散黄儿,因为她已经在你的车上了。

我希望等孩子们结婚的时候,这块土地能变得更好一些。

祝工作顺利。

太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