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肥东县民政局围绕“庐东养老、庐东护苗、庐东救助、庐东地名、庐东事务与庐东慈善”等内容为着力点,优服务、强保障、惠民生,点亮“庐东之城”幸福之光。

“庐东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完成老龄机构改革,建成并投入使用养老机构21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37个、助餐点121家、农村幸福院10个,嵌入式互助养老点1个,为3600名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为1867户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初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助老、机构赡养为主线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庐东护苗”服务品牌守土有责。建成20个乡镇(园区)未成年人保护站20家、选配乡镇儿童督导员21名,村(居)儿童主任261名,围绕主动发现机制,精准保障2971名困境儿童,关爱保护808名留守儿童和536名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面摸排建档流动儿童1633名,纳入关爱保护范围,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庐东救助”兜准兜牢基本民生。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累计发放低保金22914.43万元、特困供养生活补助7963万元。发放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照料护理补贴507万元、电费补贴52万元。投入116万元专项资金,通过温馨家访、温情相伴等特色服务群众6039人次。筹集“救急难”互助资金773.33万元,为253名困难群众补助资金13.15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为3259.47万元、5404.24万元。

“庐东地名”合力优化规划布局。围绕“乡村振兴”制定“肥东县乡村著名行动方案”,在长临河镇设计制作地名文化广角二维码、智慧门牌、路牌二维码。全县先后命名乡村地名标志1300余个,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及农家乐等兴趣点近1000条。会同相邻县市完成8条线(其中市级界线3条、县级界线5条)共11个界桩界线定位。

“庐东事务”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共受理社会组织成立登记52家,批准成立52家,办理变更登记21件,注销登记社会组织4家。完成对9家社会团体到期换届工作。完成242家社会组织在网上年检申报、公示。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岗位数131个,实际招聘生81人。对4家获得3A以上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新登记的2家社会组织,发放奖补资金17万元。“并蒂莲”婚姻情感工作室获得省级表彰,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086对,离婚办结2096对,补发结婚证1145件,收养登记4件,婚姻家庭辅导1200人次。建成1座城市公益性公祭堂、29座乡、村公益性公墓(公祭堂)。草坪葬安放52套,花坛葬安放26处,一墓多穴安放12套。

“庐东慈善”发展壮大氛围浓厚。县慈善总会实施20项慈善救助行动,涵盖医疗救助、教育助学、乡村振兴支持、特殊群体帮扶、生活救济及临时困难救助等方面,累计救助人数达2839人,发放救助资金448.69万元。(高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