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26日至8月6日,邓小平先后来到青岛、烟台视察。当时,许多人的思想还没有进一步解放,思想上也没有统一。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虽然直言“我是来休息的”,但大家都盼望着他能讲一讲。



29日,邓小平在粟裕、叶飞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北海舰队水上部队视察,并观看了水上飞机军事表演。

表演结束后,邓小平在汇泉小礼堂接见了同志们。那天,大家看起来十分兴奋,皮鞋擦得锃亮,衣服也都整理得干净利落。

原本邓小平是不打算讲话的,但同行的叶飞说道:“还请邓副主席做个指示吧。”

邓小平听后,稍一思考,便答应了。因为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行程,所以现场小礼堂里只有一张桌子,连个主席台都没有。尽管如此,邓小平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一讲就是两个小时,完全是即兴的,连个提纲都没有。

虽然条件简陋,但台下的每一位同志都听得十分认真。这番讲话给时任北海舰队司令员饶守坤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饶守坤是新中国的开国中将,在众多开国中将中,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饶守坤是在方志敏的指引下,追随父兄走上革命道路的。饶守坤的家乡紧挨着方志敏的故乡,1929年,方志敏来到这里宣传革命思想,号召广大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在方志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革命队伍中。

饶守坤的父亲当起了村里赤卫队队长,但在一次暴动中被敌人抓住,惨遭折磨而死。他的姑父、堂哥也都是共产党员,跟随方志敏参加战斗。

在父兄的影响下,以及家乡革命的热潮中,饶守坤也走上了革命道路,并逐渐成长起来。方志敏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便始终重视为我党培养优秀的干部。为此,他挑选了一批骨干接受系统训练,这些红军骨干虽然已经有不少壮烈牺牲,但也从中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他们在日后成为了我军的高级将领,这其中就有饶守坤的身影。



1933年,饶守坤奉命来到中央苏区参加反“围剿”斗争。但1934年夏天,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作出了长征的战略决策。

而时任红七军团八十三团一营营长的饶守坤奉命留在根据地继续坚守斗争,为中央红军转移提供掩护。不久,饶守坤升任团长。

为了在极端困难的革命环境中继续生存下来,1935年9月,饶守坤率闽北独立师的两个团来到了川石乡,这里是三个县的交界处,便于部队迅速转移、隐蔽。

然而,部队要想在这里落脚,就必须要率先解决一个难题,即土匪问题。饶守坤经过仔细分析指出,这里的土匪大部分都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穷苦老百姓。为了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他提出了“采用不同的策略应对”。



1935年11月,饶守坤设下埋伏,抓捕了100多名俘虏,其中就包括匪首的舅父。饶守坤当即让他帮忙送信,提出停战合作的建议。

很快,双方便达成了谈判合作的意向。饶守坤根据约定,来到了匪首的驻地谈判。尽管此行凶多吉少,但饶守坤仍然坚持前往。

果然,等他来到匪首的大本营后,就看到荷枪实弹的土匪站在大厅里。看着眼前的一幕,随行的战士们随即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就在这时,那名匪首朝着大厅里走来,嘴里还说道:“饶守坤,今天一定让你有来无回。”

饶守坤听后,淡定地说道:“老兄,我是你请来的客人,如今你这样对我,就不怕被人耻笑吗?”一句话问得匪首无言以对。

紧接着,饶守坤便大声喊话,劝起了其他土匪,他本就是穷苦人出身,许多话自然能说到大家心里。直言“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苦人求解放的……”



这番话,不仅让现场的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消散,而且也令匪首心服口服,很快,他们便达成了合作,约定相互支持,共同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同时他们也承诺不再祸害百姓。

除了劝降土匪外,饶守坤还积极实施我党的统战政策,在土匪头目和保甲长之间宣传我党的政策、主张,仅仅不到一个月,我党便获得了不少支持,红军也收获了不少可以依靠的力量。

闽东北根据地在饶守坤的领导下,很快便有了显著成就。1936年,饶守坤出任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这是党对他工作的肯定。

很快,在饶守坤的指挥下,闽东北军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几次“围剿”,红军队伍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闽东北革命根据地也逐渐得到了巩固。

饶守坤领导的闽东北军分区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称赞,他们被誉为“扑不灭的火种”。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在新的背景之下,饶守坤坚决支持中央的主张,率队下山编入新四军三支队五团。

次年2月,新四军五团奉命北上抗日,临行前,饶守坤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今天,我们就要离开石塘,告别亲人,告别家乡,开赴抗日第一线了。我们一定不辜负父老乡亲的嘱托,狠狠打击日本鬼子,坚决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领土。”

说罢,他便奔赴抗日战场,率部立下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爆发后,饶守坤又先后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立下显赫战功,他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华东野战军首长的通令嘉奖。

新中国成立后,饶守坤奉命调入海军。为了尽快加强新中国海军建设,他夜以继日狠抓海军建设,先后率领部队官兵修建了各种军用港口、码头。



朝鲜战争期间,饶守坤还亲赴朝鲜帮忙建设海军基础设施,从朝鲜的西海岸到东海岸,在敌军炮火的威胁下,他亲自开展调查研究,最终确定了军港的建设地点。

经过长达半年的建设,朝鲜海军终于诞生,并在不久后击沉了一艘美军的驱逐舰,让外界震惊不已。

参考资料:老友2020年11期、党史文苑2020年11期、解放军报、广安日报、齐鲁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