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遇见外星人的情节出现在第三部第三十六章。田晓霞因抗洪救灾牺牲后,孙少平悲痛欲绝,他来到和晓霞约定的古塔山梨树下,念着晓霞写的有关他的日记,泪流满面,因过度思念而进入梦境,在梦中见到了外星人。这些外星人只有一米二三高,脑袋上戴着类似头盔的东西,背着背包,眼睛很大,没有鼻子,嘴是一条缝。外星人告诉他,晓霞虽然在少平生活的世界不在了,但在另一个世界,她还活着 。
这一情节具有多方面的涵义。首先,从情感层面来说,外星人的出现是孙少平在极度痛苦和思念中的一种幻觉,反映了他对晓霞深深的眷恋和无法接受其离世的心理,给他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慰藉,让他在痛苦中得到一丝安抚。其次,从时代背景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科学的春天”,UFO概念风靡一时,路遥借此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将科幻元素与现实题材相结合。最后,从主题表达上,通过与外星人的对话,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生命的平凡,即便是高等生物也逃不过生死轮回,人类无法改变生老病死这一平凡的真相,同时也赋予了少平新的力量,让他明白要接受现实,继续为未来奋斗,体现了人在平凡世界中的坚韧,升华了“平凡”的主题 。
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这一情节起到了关键作用。晓霞的死让少平的世界崩塌,他的精神处于崩溃边缘,情节发展似乎陷入了僵局。而外星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僵局,给了少平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使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让故事得以继续推进。如果没有这一情节,少平可能会一直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甚至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么故事的发展就会变得黯淡无光,无法展现出少平在苦难中不断成长和坚韧前行的一面。
《平凡的世界》
以下是《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三十六章中孙少平遇见外星人的部分原文:
孙少平久久地躺着,又象往日那样,痛不欲生地想着他亲爱的晓霞,思维陷入到深远的冥想之中,眼前的景色渐渐变成了模糊的缤纷的一片,无数桔红色的光晕在这缤纷中静无声息地旋转。他看见了一些光点在其间积聚成线;点线又组成色块;这些色块在堆垒,最后渐渐显出了一张脸。他认出了这是晓霞的脸……
圆盘悬停在离他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他看见,从圆盘中走出了几个人,外形非同寻常,少平畏惧地看见,那些人只有一米二三高,脑袋上戴着类似头盔的东西,背着背包或者说是箱子……
那人站到了他面前,他看见,这人两只眼很大,没有鼻子,嘴是一条缝。身上有许多毛。
“你好!”这个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而且是一口标准的北京普通话。
孙少平问:“你们来自哪里?”
“我们来自银河系,就是你们地球人说的外星人。”
“我读过几本有关外星人的书,说你们用心电感应和我们沟通思想,是这样吗?”少平问。
外星人:“是,我们能这样。”
孙少平:“你们能猜测我们思考的问题吗?”
外星人:“那当然,不过,一般我们不想进入别人心中。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连没有必要知道的事都知道了。”
孙少平:“那么说,刚才我见我死去的女朋友,这是你们为我安排的?”
外星人:“是的,你思念你女朋友的念力太强大,使得我们不得不捕捉。我们同情你,就用我们的方法让你看见她。我们储存着地球上所有人的资料。”
孙少平:“你能让他再活过来吗?”
外星人:“不能。连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也做不到这一点。不过,我们的寿命很长,平均年龄要超过两千岁,当然是换算成地球标准的年龄。”
孙少平还想问外星人一些问题,但他突然举起毛茸茸的胳膊前后摆了摆——这大概是他们和人告别的方式,就转过身向另外两个同类走去。紧接着,他们就钻进那个发橙光的圆盘中了。嗡嗡声越来越强烈,类似一种发动机加速的声音。飞蝶下面立刻喷射出巨大的火焰——不,不是火焰,是一片黑暗……
孙少平从草地上睁开眼,发现天已经全黑了,他确定,刚才那一切是真的,但又像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