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2025年片单,出现一部《大汉赋·武帝篇》。

《大汉赋》分为两篇,上篇围绕汉武帝刘彻展开,下篇讲述光武帝刘秀。



导演王伟拍过网剧天花板《白夜追凶》,也能驾驭主旋律题材《问苍茫》。

他的坐镇,保证了剧集的水准,再加上合适的演员选择,或能成为经典。

既然拍汉武帝,不可避免要和胡玫2005年的《汉武大帝》相比较。

20年过去了,这部剧依然保持着9.2分的水准,想要超越极其困难。



剧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名场面,诸如:“汉武帝十六岁登基;霍去病马踏匈奴,一人镇压匈奴十万大军。

汉武帝以降阶之礼,迎接老迈的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酒泉共饮;张骞出使归来,大殿复命。”

这些经典场面,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甚至听到韩磊的《等待》《最后的倾诉》,立马就有了画面感。



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展开,聊一聊《汉武大帝》为什么不可超越。

01、创作剧本,煞费苦心

剧集根据《史记》及《汉书》等史籍改编,编剧江奇涛查阅了大量资料。

展现了“汉武帝”是怎样一步步蜕变成为一代雄主的。

前半段的主角还是汉景帝刘启。

刘启代表的并非自己,还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与他共同开创的“文景之治”。



这一时期的汉朝,主要是休养生息。

当时正处于七国之乱的前夕,外面还有匈奴这个游牧民族时常在边境袭扰。

并非观众以往想象的那样,只是因为景帝软弱,才不敢用兵。

而是当时的局势不允许——内忧外患,处境艰难。

只能沿袭和亲之策稳住匈奴,为解决自身问题赢得喘息之机。



片中用一段汉景帝得知匈奴人侵犯大汉边民愤而挥剑打翻烛台的情节,表明景帝的性子绝不软弱。

可是汉景帝又舍不得用真的公主和亲,便让王美人挑选了一名姿色绝佳的宫女,封为隆庆公主,令其远嫁匈奴。

幼小的刘彘像母亲王美人发出的灵魂之问: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公主嫁给匈奴?



这里算是为他后来打匈奴,做了一个铺垫。

如果没有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也就没有强大的国力,汉武帝也完不成他一系列的壮举。

江奇涛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想象和创作,增添一些细节和情节,最终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和丰富。

比如晁错被斩前,是不知情的,并没有和汉景帝生死诀别。



还有汉武帝在召见匈奴使者的时候,假扮成武士,其实这是曹操的事迹。

好的编剧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灵活性的融合以及创新,这才使得整部剧集百看不厌。

02、众星捧月,角色逼真

剧中的演员们可谓是群星璀璨,他们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

从汉武帝的威严霸气到群臣的智谋勇毅,每个角色都被演绎得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



要找到能够超越这些经典角色的演员,实属不易。

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是该剧的核心人物,他的演技精湛,将汉武帝的威严、智慧和果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在剧中的演技亮点在于对汉武帝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

通过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将汉武帝的复杂情感和决策过程展现得非常真实。



他的出色演技为整部剧起到了引领作用,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

尤其是将汉武帝的中年和老年时期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演得令人叹服!

杜淳在《汉武大帝》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他演绎的青年汉武帝集霸气与恭敬、成熟与顽劣、稳重与放纵于一体,灵性十足。

他身上隐隐透显出的贵族气,非常吻合少年刘彻的气质。

而 “司马迁”的饰演者其实是一个年轻小伙,可他居然把40至60岁的司马迁演得像真的一样。

据说当年拍摄期间遇到一些情况,导演无奈才就近在其他剧组里借到了王往。



原本也没想到他真胜任这个角色,结果一上装、一试戏,才知道他的演技是不可能装得出来的。

王往用细腻的表演把一个在汉武大帝面前,依旧执着且卑微,命运多舛却至死不悔的司马迁完美地呈现给了观众。

焦晃饰演的汉景帝,那份隐忍、忧虑和远见演绎得非常到位。



和他饰演的康熙,完全是不同的状态,这就是顶级演员的实力。

归亚蕾饰演的窦太后则是该剧的亮点之一。

她将窦太后的智谋和果断、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均展现得非常细腻,非常到位!



此外,陶虹、沈保平、张世、宋晓英等演员也在该剧中有出色的表现,他们的演技和角色形象为整部剧增添了不少色彩。

这些人物除了精明以外,也都很有人情味~让人看了不会单纯地喜欢或是讨厌,而是可以感受到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比较令人瞩目的还有三位演员。

其一是飞将军李广,由陆树铭饰演。

陆树铭光是往那一站,高大魁梧的身材加不怒自威的气场,就当得起“飞将军李广”!



在剧中展现了李老将军的中晚年时期,让人不得不感叹:英雄也有迟暮时!

其二是帝国双壁之一的卫青,由陆建民饰演,眉如刀剑、目若朗星、身材修长。

他成熟的演技将卫青这个人物的作风谨慎、忠君为国的内在特点表现得恰到好处。





其三是封狼居胥的千古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的扮演者李乐,少年英气逼人,举手投足都透露着一种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傲气。

他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两千年前,感受到了这位少年将军的英姿勃发。



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角色塑造是这部剧成功的关键,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03、导演独具匠心,重塑文化自信

网友和观众们关注的都是演员们如何如何地刻苦敬业。

比如陈宝国为了进入角色状态,不光是案头(研究史料)工作准备了六个月,还把自己关在屋里20多天,感觉自己已经疯了。

杜淳为了演好青年时期的汉武帝疯狂减肥,一个月狂减三十斤。

在剧组中除了拍戏就是学习,不敢掉以轻心。

马少骅为了演好窦婴这个角色,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和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了窦婴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专门学习了汉代的礼仪和文化,只为更好地再现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甚至连拍摄现场气温高达42摄氏度,热死了一匹马这件事都关注到了。

唯独常常忽视的却是这些演员能够如此忘我的投入表演创作的前提,是导演胡玫对这些演员足够信任。

我告诉(包括但不仅限于陈)宝国,导演什么都代替不了你的(表演),但是导演可以给你一个平台——我一定让你最舒服地、最愉快地、最疯狂地和最大想象力地展示你所有的表演。”



正因与胡玫达成了这样的默契,陈宝国才敢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以至于把自己完全当成了汉武帝本人。

他不光是在戏里训斥群臣、戏外他也经常乱发脾气训斥同事。

戏份开拍完的时候,他才敢要求说导演:“咱们这部戏如果不拍汉武帝老年的戏份将会是一大遗憾!如果拍出来了,会非常地精彩!所以我想拍。”

胡玫不光给了演员最大的自由,也给了演员最大地信任!



所以陈宝国在开机后还敢和胡枚说:“导演,我拍不了,我还没准备好……”

所以陶虹才敢说:“导演,我演好女人演腻了,这次能不能让我演这个坏到骨子里的女人刘陵呢?”

因为胡玫明白:一个好的演员,一定是“千人千面”的。

而且,能够如此地“呵护”演员,她也得益于自己曾经是优秀的话剧演员,非常懂表演。

这部剧的成功,除了演员的努力,更离不开胡玫导演把握全局。



无论是编剧、演员、摄影师、剪辑师的精选和安排,还是在服装、化妆、道具、场景的调度和布置均不例外。

胡玫始终为了忠实地还原汉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走遍了所能看见的所有汉代皇陵墓,翻看无数讲述汉代历史的书籍……

亲自带领全剧组辗转内蒙古草原、河北涿州、河南焦作和浙江横店数千公里拍摄。

还原了汉王朝雄兵百万、金戈铁马征战天下的恢弘场景。



胡玫在萌生拍摄这部作品的念头时就暗暗下决心,不拍则已,既拍就要拍出一个能超过《雍正王朝》的经典!

陈宝国曾说:“她特别知道如何‘呵护’演员的表演状态;另外,胡玫导演一直有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所以她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善于塑造人物。”

文化学者张颐武:“胡玫通过《汉武大帝》把一个汉朝达到最高峰时的一个帝王的自我实现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既是生命高扬的体现,又是一个大帝国本身不断开拓进取的体现。

胡玫的作品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体察人性入微、尤其善于观察帝王内心的复杂情感。”





——可以说,胡玫导演本身就是翻拍这部剧最高不可及的巅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