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

卷到什么时候。

今天看到一个惹争议的事:

广州某街道办招环卫工要求35岁以下。


街道办我们知道:

最初是卷学历。

一开始,清北硕士去发达地级市街道办的时候,舆论还很哗然,认为是大材小用了。

再后来,普通地级市街道办都有海外名校海归来报考,大批第一学历不好的名校硕博都开始扎堆贫困县了。

不只是街道办:

近年来,高校的后勤岗和医院的护士岗,都是硕博扎堆

你说这些岗位真的需要这么高学历的人才吗? 生化环材的硕士生 在街道办就一定比 普通本科生干的好吗 ?

当然不一定。

本质上是岗位供需的不平衡。

学历已经成了一种筛选门槛,而不是选拔标准。

学历的作用不是为岗位挑选最适合的人选,而是怎么把更多人排除在岗位之外,所以存量竞争下只会越来越卷。

除了学历,另一个卷的是年龄

年龄比学历容易理解,摆明了就是把更多人排除出外。

最早年龄限制是在考公方面,后来为了公平起见,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开始把年龄放宽到40岁。

然后是互联网大厂,35岁成了毕业的首选,主要就是他们性价比不高,不如年轻人好用,这种用人方式也被人诟病。

但是你发现:

有35岁年龄限制的岗位都是好岗位

不管是体制内还是大厂,都是人人羡慕的工作。

但谁也想不到,环卫工这种体力工作也有35岁年龄限制。

一般我们认为:

35岁之前,可以在一些好公司谋得职位。

35岁毕业之后,可以从事铁人三项,滴滴、快递和外卖。

进入50之后,基本就是一些轻体力工作了,保安、看大门、打扫卫生。

现实中,大概也是这样的,不管是街面上的环卫工还是商场里的保洁,年龄基本都在50以上。

很简单,这些岗位工资低,年轻一点有力气的都去做更赚钱的工作了。

换句话:

环卫工如果也限制35岁以下,让这些老人怎么办?

最后,听听这个街道办怎么说的:

工作人员称,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行业,认为环卫工作只有年龄偏大的人才会选择。

我呸,何不食肉糜啊。

既然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环卫工,为什么要戴有色眼镜看待35岁以上的人吗?他们是失去劳动能力了吗?

看报道,这个岗位现在还没招满,谁想的主意,过过脑子啊。

就这样。

未有之大变局。

今天最大的消息莫过于美鹅会谈,这两天关于这场会谈,网上流行一句话:

要不上桌,要不上菜单。

但这次会谈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可能更是一个未有之大变局的开始。

可以继续阅读: 。

10个朋友读过 趋势

500个点赞 局势

阅读10万+ 深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